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张惠琪 通讯员 李佳曦)近日,《唐山市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旨在加快提升县域快递物流服务能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明确,各县(市、区)将围绕“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数智化、安全化”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建设。到2026年底,唐山市将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心”,每个县(市、区)建成1至2个功能完善、设施先进、运营规范的县域快递物流中心。届时,县域快递进村覆盖率预计将达到95%以上,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30%以上,冷链寄递服务将覆盖主要鲜活农产品主产区。一个“城乡贯通、县乡联动、村点覆盖”的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将基本形成,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的成效将更加显著。
在规划布局方面,强调加强引领,科学分类施策。要求各县(市、区)制定本地建设方案,将邮政快递业发展纳入本级“十五五”规划,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或统筹考虑快递物流中心用地。优先选择交通便利区域,鼓励盘活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并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空间。对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县(市、区),支持规划“一主多辅”的中心布局。
在建设升级方面,着力推动服务能力提升。确定丰南区、玉田县、遵化市、滦南县为市级示范县,先行建设高标准中心,争创省级样板。同时,要求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在建中心的道路、水电、气暖、网络等基础保障,并支持通信运营商升级5G网络。明确在2026年6月底前,推动中心加快绿色智慧转型,鼓励寄递企业更新老旧设备,应用自动化分拣、新能源车辆、无人机等先进装备,试点开放无人车路权,探索低空寄递应用场景,支持建设清洁能源设施。
在运营管理方面,注重提升发展质效。鼓励通过联合组建运营公司或引进知名企业等方式强化专业运营,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县域邮政快递企业集聚率超80%。支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合作模式保障快递进村,特别是在偏远乡镇。深化产业协同,重点发展“电商+产地仓+快递物流”模式,推进“快递+文旅”服务,建立特色产业寄递统计制度。此外,将完善冷链服务网络,培育骨干企业,提升京津冀生鲜产品寄递时效。
在健全体系方面,聚焦畅通城乡网络。强化县级枢纽功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知名快递企业相关中心落地。确保邮件快件从县到村的转运时效不超过12小时。完善乡村服务网络,通过多种形式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并叠加便民服务功能,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
《方案》还提出推广客货邮融合发展等创新路径。推动客运站场转型升级,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开通合作线路,利用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加强信息平台指挥调度,探索“农村客货邮+电商+农产品+文旅”等综合服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