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3 08:37:3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市第三十个民族团结月活动有形有感有效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愫 通讯员 周柱军、时琢)我市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今年全省第十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我市第三十个民族团结月活动期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长城示范带和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依托,开展一系列力度强、范围广、影响深、效果好的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起浓厚团结氛围。

高度重视,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市第三十个民族团结月活动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市直各单位,各高等院校,国有大中型企业,各“长城示范带和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点位,全市各中小学校等各地各单位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活动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唱好“地方戏”,打好“组合拳”,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内容、有成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发挥优势,凝聚人心,努力将团结月打造成我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品牌抓手。全市各级各单位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凝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合力。

丰富载体,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团结月期间,市直部门积极响应,市公安、交通、文旅、城管、财政、卫健等部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各繁华路段、旅游景区、医院等公共场所展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宣传口号。各县(市、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广泛利用网站、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载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我市各级各单位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90余场次,悬挂标语400多条、发放宣传单、宣传品68600余份。

多元创新,活动热烈,展示团结风采。团结月期间,我市各级各单位积极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不断掀起活动高潮。9月24日至25日,2025年“民族团结杯”京津冀民族民间体育表演项目比赛在曹妃甸区华北理工大学举办。赛事共汇集13个参赛作品,涵盖京津冀三地多种体育形式,生动传递出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创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中央民族报、河北民委公众号、河北广电冀时客户端等媒体刊登报道。此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分别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路南区在万达小学设主会场、新疆且末县第一小学设分会场,同步举办“品画悟家国·共绘民族情”美术鉴赏课,两地200余名师生参与。开平区夏庄回民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与“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活动相融合,利用升旗仪式和班会时间开展了经典诵读、书法比赛等活动。

惠及群众,服务民生,共享发展成果。我市始终将为各族群众办实事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月2日上午,由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唐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丰南区委统战部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活动在丰南区大齐各庄镇大齐各庄村拉开帷幕。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南区医院派出全部15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界别医疗专家,携带专业医疗设备,为村民开展疾病筛查和健康咨询;丰南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协组织技术专家开展农业科普宣传与答疑,发放技术手册,助力农户解决种植养殖难题,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科技支撑;区图书馆“书香动车组”也带来丰富图书,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服务群众400余人。此外,遵化市组织医疗、法律、民生等部门,在多民族聚居乡村开展送健康、送法治、送安全等便民活动,并针对村民上山出行不便问题,积极组织各村对损毁道路进行清理、修复、加固、硬化,全市累计整修各类道路20余万平方米。玉田县组织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讲解施肥、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安全使用等技术。滦州市积极对接人民医院、中医院,组建医疗志愿服务队,开展“民族团结送健康”下乡义诊活动等。其他县(市、区)也分别结合“四下基层”活动,竭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惠及群众上万人,在全市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旋律,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

编辑: 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