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09:21:4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发布会解读丨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质效提升

记者 韩冬

11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唐山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成果。

五年来,我市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织密京津冀衔接高速公路网;“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建设改造农村公路3366.2公里,畅乡通村的农村路网基本建成;开通25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了市域与各县(市、区)的无缝衔接,填补了城乡交通空白,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持续发力

我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中承担着关键角色。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策介绍,“十四五”期间,唐山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京秦高速遵化至唐秦界段建成通车,串联起遵化、玉田等县区,与京哈高速形成“双通道”互补,成为缓解区域交通压力的“黄金通道”;迁曹高速全线贯通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的货物通过高速路网可直达内蒙古、山西等内陆腹地,集疏运效率大大提高;秦唐高速建成通车,串联滦州、古冶、滦南、丰南四地,二期正与天津唐滨高速同步推进,将成为唐津间继唐津、秦滨高速后的第三条快速通道。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四好农村路”建设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靳朝华介绍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期间,全市建设改造农村公路3366.2公里,改造危桥56座。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和试点打造,迁安、迁西、滦州、丰南4个县(市、区)创建成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先后创建省级示范县10个、示范乡镇35个、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35条段430公里,迁安市和迁西县分别完成国家和省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主题试点,形成了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五年间,全市农村公路坚持建管并重,共计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6209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65公里,路况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路况自动化检测率达到100%,优良路率由2021年的64%上升到84%,农村公路安全和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公路+”发展新模式,推动农村公路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等深度融合。遵化市平安城镇打出政策与资金组合拳,开展农村公路提升工程,通车后运输鲜菇时间比以往缩短40%,损耗率降至5%。迁西县推广“凤凰山旅游路+”模式,沿线崛起吴庄板栗村、姚庄安梨村、学房峪栗蘑村等特色村落。

靳朝华表示,“十五五”期间,市交通运输局将按照“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坚持“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目标,以农村公路建设新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市县无缝衔接

“唐山城乡公交目前已开通线路25条,实现了市域与各县区的无缝衔接,运输效能持续提升。”靳朝华从三方面介绍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给群众出行带来的便利。

出行成本降低,相比原来的客运班线,城乡公交票价降低了25%—50%,实行阶梯票价制,如唐山—海港线路原客运班线票价为30元,城乡公交开通后票价为15元,同时多采用高速直达,大幅缩短了城乡间的时空距离,降低了城乡群众出行成本。候车与通行效率提升,乘客可通过“合风出行”APP查询实时车次,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线上付款方式,建立动态调度系统,依据客流量灵活调整运力,高峰时段发车间隔缩短至30分钟,充分备足储备运力,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及时调配运力、疏导客流。乘车体验优化,近2年投入的均为新能源公交车,车厢内配备恒温空调、舒适可调座椅和USB充电插口,车内还实时播报到站信息,实行一人一座无站立区,搭配车辆智能监控预警,让百姓出行既舒适又安全。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