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09:05:5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唐山7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完工

全市7所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完工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赵欣)11月27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年民生工程成果展示”系列之“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7所,涉及丰南、滦南、玉田、迁安4个县(市、区),校舍新建、改扩建面积5.93万平方米,操场改造面积2.08万平方米,规划投资3.23亿元,新增学位4700个。截至9月底,7个项目已全部完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核心目标,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先后实施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提升、中小学校舍建设提升、义务教育扩容提质等系列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全面提升了我市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市教育局教育总督学朱生说。

当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基本稳定,但呈现“城镇学校在校生逐年增加,农村学校在校生逐年减少”的鲜明特征。例如,2024年较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仅减少400人,而城镇学校在校生增加5.98万人,农村学校在校生减少6.02万人。为应对这一结构性变化,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连续六年列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着力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有效缓解公办学校学位紧张问题。2025年,我市按照省、市民生工程要求,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

为推进工程顺利实施,市教育局采取了以下措施:市、县两级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市教育局负责督导考核、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教育局全面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印发《2025年义务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工作方案》,明确各项目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与完成时限。制定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分解细化到月、明确时间节点。市教育局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督导,建立“月报告”制度,定期通报进度、定期现场督导检查,有力保证了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25年,我市在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方面,在推进义务教育扩容提质工程的基础上,同步实施了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该项目是“十四五”期间国家、省重点支持的义务教育专项项目,2025年已获中央、省下达专项资金1.93亿元,共实施51个建设类项目,其中校舍新建、改扩建面积6.82万平方米,操场改造面积20.82万平方米。截至目前,51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22个项目已顺利完工。

尤为重要的是,2025年是该项目五年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通过五年项目实施,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提升,大班额全面消除并实现长效巩固,农村学校补齐硬件短板,城镇学校学位供给满足就学需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教育现代化水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均实现跨越式提升,我市有5个县区通过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评估。

面对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学龄人口呈逐年递减的形势,我市严格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适应学龄人口变化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若干措施》的工作要求,将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作为核心任务推进。2025年初,我市18个县(市、区)已全部制定完成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布局的“一县一案”。核心是依据适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规划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资源与人口变化相匹配。在学前教育领域,持续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新建改扩建一批城区公办幼儿园;在义务教育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推动城镇学校扩容增位;在高中教育领域,新建、改扩建一批优质高中,全面补齐资源短板。到2027年,体现不同区域特色的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基本成熟,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初中阶段平稳度峰。到2030年,全市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