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规划 群众自建
——迁安市洼里新村有了建房新模式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记者李菖鹂)日前在洼里村头,66岁的刘芳大爷正指挥着工人往屋顶运水泥。看着即将竣工的房子,老人乐得合不拢嘴:“这是给大儿子盖的,25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花费在16万元左右。大伙儿都说新村建的好哇,看着心里就舒坦。还有太阳能、水冲厕所,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洼里村位于迁安市杨店子镇南,西临首钢迁钢公司。全村502户,1734口人,耕地430亩。2007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48万元,村集体收入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80元。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化,洼里村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依据村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较高,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比较强烈的实际情况,一种“统一规划、群众自建”的新型建房模式应运而生。
“统一规划、群众自建”模式,就是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政府规划把关、镇村指导服务、群众自主建设”的方式,引导鼓励农户按照统一规划自行投资建设新型住宅。“统一规划”,即:“统一外部尺寸、统一屋顶样式、统一外观颜色、统一采用新技术和新能源、统一配套基础设施”。具体来说,就是对住宅主房和门房的长宽、标高进行统一规定,并根据农户经济条件和要求的不同分别设计二层和一层住宅;屋顶全部采用红色彩钢瓦为材料的坡顶结构;外墙全部采用白瓷砖外装修;新建住户全面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吊炕、沼气池和水冲厕所等新设施;而新村道路、电力、绿化、给排水、村民中心等公共项目则由村集体统一组织配套建设。“群众自建”,即在规划的总体要求下,建房投入以群众自主投资为主、镇村引导服务为辅,鼓励群众按照“六个一”标准建设新型住宅。
目前,新村住宅正在紧张建设中。在村口竖立的巨幅规划图前,村党支部书记沈利平介绍说:“新村占地面积312亩,可以安排村民宅基地287处。分为24条街,主要街道宽10米,次要街道宽8米。现在正建着的是一期工程,大概能安排158户,按照农户的意见,将建设一层住宅8条街,二层住宅7条街。截至目前,村民自主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完成90%,门房等附属工程完成85%,安装沼气池120个、太阳能热水器5套,搭建吊炕150铺,建成水冲厕所100个。而且,自来水主管道已经铺设完毕,彩钢瓦屋顶也在搭建中。
据了解,为了让村民理解并积极配合“统一规划、群众自建”的新型发展模式,洼里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和建房户代表会议,充分了解他们的意愿及要求,根据大家的意见聘请专业的规划设计机构,对新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分期分批组织农户到外地和临近的唐庄子等村参观考察,让大家对新住宅、新农村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更真切的感受,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在市里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镇村两级又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鼓励引导群众使用新技术、新能源,同时组成若干个专业施工队,协助群众搭建红色彩钢瓦坡形屋顶、安装水冲厕所、沼气池、吊炕及太阳能热水器,加快建设进度;此外,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组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指导各户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正因为有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座崭新的洼里村才能以极快的速度屹立起来。
编后:长久以来,农民建房一直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的问题,民房散落各处,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房屋设计不合理,卫生状况较差。而采取“统一规划、群众自建”模式,不但可以有效整合土地,杜绝随意建房现象,而且可以提高房屋质量,美化居住环境。同时,由于村集体担负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村民还可以节省一定的资金投入,是当下农村建房的一种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