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跃原、田林
本报“关爱流浪猫”系列报道刊登后,引起读者极大反响。其中如何切实解决流浪猫肆意繁殖的问题备受大家关注。所幸,一家宠物医院主动与本报联系,愿意免费为流浪猫做绝育手术。昨日,素有“猫姥姥”之称的王毅芳大妈带着流浪猫“小野”走进了宠物医院……
“猫姥姥”喂养“小野”两年多
昨日下午2时许,王毅芳大妈怀抱一个猫笼走下楼来。揭开毛巾被,一只灰色的大花猫蜷缩着身子,轻轻地发出“喵喵”的叫声。这只猫长得非常健壮,看起来不下10斤,而且毛色光亮。“‘小野’白天在家睡觉,晚上吃完饭就出去玩。第二天早上5点才回来,等着我们开门。”王大妈告诉记者,之所以叫它“小野”,是因为它是一只流浪在供电楼社区的野猫。刚发现的时候,王大妈就在外面喂它。2006年,王大妈把“小野”带回了家。但“小野”野性不改,一到晚上就往外跑。
王毅芳大妈在供电楼社区被誉为“猫姥姥”,经她手救治、喂养的流浪猫狗不下几十只。但一般治好以后王大妈就把它们送人。王大妈家里目前有9只狗、3只猫。“小野”是目前唯一留在王大妈身边的一只野猫。
“‘小野’名气很大,虽然厉害但不讨厌,我们小区的人基本上都认识它。小区里很多的小猫长得都很像它。”王大妈说,2只家猫都已经花钱做过绝育手术,但“小野”一直没做。主要的原因是王大妈担心“小野”“去势”后会挨欺负。“后来想想,它要是去了势,就不会发情了,也就不会跟别的公猫打架了。”王大妈说。
“小野”成功“去势”
下午2时30分许,“小野”来到宠物医院。先称重,5.2公斤。为防止“小野”咬人,为它戴上了“伊丽莎白”罩。
确定药量后,3时许,注射麻药。仅几分钟,“小野”就睡着了。宠物医生将小野抱到二楼手术室。
3时28分,手术完成。一针解药下去,小野慢慢苏醒过来。
或许是伤口疼痛,或许是知道自己已失去“雄风”,“去势”后的小野不仅像婴儿一样低声呜咽,而且还把头埋进王大妈的怀里,不愿见人。
希望找到更多同行者
做完手术,宠物医院的韩永彬向记者说起免费为流浪猫做绝育手术的初衷,他说这个念头去年就有了,但由于唐山没有专门的关爱流浪猫组织,而他本人也没有走街串巷地去抓猫,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
韩永彬告诉记者,在回唐山开宠物医院之前,他曾在北京一家大型的宠物医院工作过3年多。在那里,他曾多次为流浪猫进行免费的绝育手术。
“在北京有很多的民间爱猫组织。比如‘猫咪有约’、‘幸运土猫’等等。做绝育的流浪猫大部分都是这些组织送来的。同时,北京市的畜牧局也牵头帮忙联系愿意免费为流浪猫做绝育的宠物医院。”韩永彬说,“我之前工作的那家医院每月的固定免费名额是50只。”
韩永彬告诉记者,“小野”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他还会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每月限量做几例手术。”韩永彬说,自己的宠物医院规模比较小,力量有限,所以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宠物医院加入进来,共同关爱流浪猫。
同时韩永彬呼吁唐山也能成立一个爱猫协会,征集一些志愿者。志愿者们可以定期把流浪街头的野猫送到医院来,为它们做绝育手术,防止它们过度繁殖。
“做过绝育的猫可以弄一个耳豁儿做标记。”韩永彬说,这个做法在北京已经实行了很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