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的30年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30年前,我由于在文革中受到株连,被迫离开了热爱的教育岗位,在村生产队逐家逐户地淘厕所。不但经济拮据,生活窘迫,精神上的苦痛更是难以言说。
1978年的一天,大队部(村委会)一纸调令,把我又调回了村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学习,在淘粪的间隙也不忘写写画画;我还庆幸组织上没有忘记我,又给了我“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机会。为此,我不顾爱人体弱多病,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
当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的春风吹到我们这里的时候,文革中受冤的亲属们纷纷得到了平反。当时受株连的我也壮起胆,给党组织写了申请书,要求对我自1966年11月3日成为中共预备党员起的18年进行审查,申请转为正式党员。申请书上交乡党委不久,县组织部派专人深入调查。1984年11月我终于成为一名正式党员。苦苦煎熬的日子结束了,我感慨万千,决心以更高的热情和无限忠诚投身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同年12月,我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改革开放不但给了我政治上的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我事业上的认可。
《烈火中永生》中的主人公——25岁的烈士王孝和在行刑前说:“我只活了25岁,我还希望再活25岁。假如我再活25岁,我要把这些年岁献给人民。”烈士的话激励着我,作为共产党员要勇挑重担,为此我主动要求到艰苦的教学第一线。
1995年我到丰润老庄子镇中学教两个班的初二语文课。从家里到学校4公里路,但我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总是起早贪晚,按时到校。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早晨,天下着瓢泼大雨,我穿行在风雨中,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到达学校时,衣服全湿透了,但学生的作业本却一本也没有湿。就这样,几年中我从没迟到、早退过,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1995我被河北省政府授予“全县百名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被聘为中学一级教师。这些成绩的取得追根溯源是改革开放给我注入的活力,是改革开放给了我幸福。
2001年我又被推选为任各庄镇离退休干部的协理员,并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目前,我继续以高昂的热情,学习着、宣传着、践行着科学发展观,让永不衰减的激情在党的事业中燃烧。(姚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