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
评剧是我国北方较大的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评剧。其流传之广、剧团之多、观众层面之广,在北方占有突出位置。评剧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京东滦州牗现唐山滦县和滦南县牘,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评剧以当地流行的“莲花落”牗1890年已有专业的莲花落艺人牘为基础,吸收了“蹦蹦戏”的说唱和表演,经过“彩扮”“拆出”等形式进化,又吸收河北梆子、滦州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的部分音乐与表演形式,形成“平腔梆子戏”,具备板腔体剧种的特点。滦州人士成兆才先生作为创始人之一,对评剧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断创作出大量的剧本,丰富了评剧的演出剧目。“平腔梆子戏”随时代进步日趋完善,改称“唐山落子”,然后走出唐山,北上南下。北上至东北各地,称“奉天落子”;南下至上海,并于20年代中期定名为评剧。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都普遍受到观众的欢迎。
评定词:作为发源于唐山这个文化灿烂的历史古地上的艺术形式,评剧以此“曲调字正腔圆、唱腔优美疏放、反映百姓生活”而深受民众欢迎,成了中国北方流布最广的剧种和北方戏曲艺术的灵魂。2006年国务院将评剧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以来,唐山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牗唐山牘评剧艺术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这使评剧名副其实地成为唐山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传统文艺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