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系列报道
专家支招科学开窗通风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倪大辉)预防甲型H1N1流感,市民应当先从生活细节做起。专家指出,开窗通风可以将有害气体甚至病原体通过空气的流通吹到室外,稀释室内有害气体或病菌的含量,从而间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所以市民应学会正确的通风方法。
合理开窗通风,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专家表示,唐山属于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空气的污染昼夜有两个高峰,也有两个相对低谷。两个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两个相对清洁时段是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前后。因此,市民可以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开窗时间,最好避开一早一晚两个污染高峰,在上午和下午各开窗一次,每次30分钟。
其次,市民应根据房屋的通风情况控制通风时间,如果是有对流风的板式楼,通风8至10分钟室内空气可达到卫生标准值,若是无空气对流的点式楼,需要40至60分钟才能达标。
再次,阴天不宜多开窗,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通风的选择也有不同。雨雪天污染物得到清洗,刮风时污染物易散发,这种天气下的空气质量较高,市民可以适当多开窗。但在气压很低的阴天里,污染物难于消散,甚至发生光化学烟雾,这时就不宜再开窗和到室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