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钱宝琦、汤润清)今年2月以来,唐山市围绕“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饮食、健康文体、健康环境”五大工程,创新实践九种健康模式,“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在全市扎实有序推进。
以健康教育工程为先导,健康教育全覆盖体系基本形成。该市重点探索创新了健康教育进医院、进社区、进农村等“七进”健康教育模式。医院开展了“健康教育、护理先行”活动,推出一名医生与一个患者结对子的“1+1”健康教育模式和一名医生与一名老干部结对子的“1对1”敬老服务模式。社区开办健康知识大课堂,利用社区宣传栏、橱窗、标语等形式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同时,针对校园、机关、企业、家庭的不同特点,组织了各具特色的活动。
以健康服务工程为核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该市着力探索健康服务功能、疾病防控、居民信息管理、城市社区双向转诊、农村卫生三级分诊、慢性病干预、城乡医疗资源互动、农民进城就医无障碍等八种医疗卫生工作模式。市有关部门首次完成居民健康现状调查,基本摸清了居民健康现状。城区建成居民就医15分钟服务圈,基本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农村形成了“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医疗卫生新格局。全市16个县(市)区全部纳入了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范围。
以健康饮食工程为保证,食品安全防控能力全面提升。探索创新全民健康饮食模式―――一是在全市餐饮单位全面推行了食品卫生等级管理制度。二是开展“健康酒店”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餐饮单位强化对从业人员营养知识和科学膳食知识培训。三是构建无害化农产品生产体系,让广大居民吃上“放心粮油、放心果蔬”。四是构建安全禽畜水产品生产体系,开展生鲜乳监管活动,让广大居民吃上“放心肉蛋、放心奶、放心水产品”。
此外,该市以健康文体工程为抓手,不断丰富群众健身和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全民健身模式。同时,以健康环境工程为基础,城乡环境持续优化。今年全市植树2500多万株,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