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破脏漏”公交车影响城市形象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悦山)近几年,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公共交通也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是线路越来越多,方便了广大市民出行,据说现在运行的线路已超过百条,这与前些年偌大城市只有二三十条线路,百姓出门难、乘公交难的局面不可同日而语;二是新车频频亮相街头闪亮登场,为改善市民乘车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然而与这些新鲜亮丽的公交车相比,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老旧甚至带“病”的公交车运行在部分线路上,如3路、8路、9路、11路、15路、47路、52路、76路、96路、207路等。这些公交车的共同点是“老、破、脏、漏”。
老就是老化,走着走着突然熄火,或是门窗不能正常开启。有一次,笔者乘8路车行驶在启新立交桥上,车辆突然熄火,乘客们不得不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下车,战战兢兢地等待下一趟车的到来。乘客们担心,如果行驶在铁路道口发生此种情况又当如何?而经常乘坐207的乘客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趟线的车出故障是正常的,不出故障才是新闻。至于门窗不能正常开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乘客安全如何保障?
破就是车辆本身各部件破损不堪,门窗玻璃不全,乘椅“缺胳膊少腿”,或者干脆彻底“下岗”,个别车辆的乘椅少了三分之一。此种状况在9路、15路上并不鲜见。
脏就是车里车外脏兮兮,外表玻璃估计有专门工作人员擦拭,还勉强过得去,而车内的卫生状况不堪入目,坐椅、车顶、车壁长期无人打扫,广告张贴杂乱无章,驾位附近的机器部件裸露、各种仪表布满灰尘。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车的司乘人员对此熟视无睹,不以为然,给人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印象。
漏就是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还可尽量躲着点儿,冬天漏风可就麻烦了,俗话说针大的眼儿斗大的风。由于门窗年久失修,很多都关不严,有的车门关上后,缝隙大得可以伸进拳头。因此乘坐这样的公交车必须“武装齐备”,羽绒服、口罩、围巾、手套一个都不能少。
值得指出的是,“老破脏漏”公交车大多运行在距市中心较远的边缘地带,而公交公司每每将新车投放到途经市中心的线路上。对此,有乘客提出质疑:“这样安排线路算不算面子工程?”
随着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和曹妃甸新区声名鹊起,全国各地来我市投资的客商、观光游客日益增多,而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形象。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加快公交车更新速度,合理安排线路,逐步淘汰“老破脏漏”公交车,使唐山公交真正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