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城市名片:感恩之城倾城报恩 爱心之城爱心涌动
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严重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顷刻间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玉树人民,中华民族又一次选择了大爱和坚强。
而千里之外的唐山作为一座34年前同样遭受过强烈地震灾害的城市对青海玉树人民的困难感同身受,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市委、市政府迅速决策先行向青海地震灾区捐款350万元人民币。2008年5月份为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开展的"感恩之城倾城报恩,爱心之城爱心涌动"活动的感人场面再次重现,唐山各界群众冒雨为灾区捐款的场面感人肺腑;"十三农民兄弟感动十三亿国人"的抗击冰雪精神再次得到传承光大,全国道德模范宋志永带领的32人抗震救灾志愿者队伍已经出发奔赴灾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又一次得到继承发扬,经历过唐山大地震考验的解放军255医院野战医疗队和积累了众多抗震救灾经验的唐山抗震救灾突击队也已经先后出发星夜驰赴灾区。这一切精神与行动必将有力的支援青海灾区人民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也必将为"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增光添彩。
唐山市从城市街区到社区农村,从企事业单位到机关学校,处处激荡着多年来培养起来的燕赵大地"帮一点"精神,"多少不重要,关键是代表着唐山人民的一片感恩之情"多么朴实真挚的话语,多么质朴真诚的唐山人民。正是这每一个730万分之一的唐山人,正是这沉重而又照亮心灵的"感恩"二字激励着唐山人民,也正是这一次次残酷的自然灾害考验着唐山人民的感恩之情,检验着唐山这座特殊城市"感恩名片"的含金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是啊!正如艾青诗中所言,每逢灾难降临之际,每逢我们的同胞兄弟深陷困难之际,我们有无数的优秀儿女留下动情的泪水,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唐山,又有多少质朴的燕赵儿女人留下了动情的眼泪,具体数据我们无法统计,但我们确信,这千千万万的动情之泪一定会汇聚成爱的洪流,支撑起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坚毅品格。"多难兴邦",曾几何时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将近两年,但我们的新北川已经屹立在巴蜀绵州,曾几何时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34年,但我们的新唐山仍是捷报频传,引领环渤海经济。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新玉树也依然会耸立在青藏高原之上,巴颜喀拉山脚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让我们共同祈愿"玉树不倒、青海长青",祈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而我们的唐山也将为我们身处困境的玉树同胞继续义无反顾的送出我们"感恩"的名片,用我们微薄的力量支撑起这株必将枝繁叶茂的"参天玉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