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唐山皮影舞翩跹
——市皮影剧团2010年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演出侧记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张磊)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民间艺术——唐山皮影,作为我省参加世博展演的唯一剧种,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尽展京畿文化的独特神韵及唐山民间艺术的无限魅力,为国内外观众送去了一道丰盛的视觉大餐。
从5月14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开幕,到5月18日结束,5天的时间里,市皮影剧团在宝钢小舞台表演区演出20场,场场爆满,成为世博会上最具人气的演出。
“以前只是在互联网上了解到唐山皮影‘乃世界皮影之最’,是‘魔术般、闪电式的艺术’,但从来没有亲眼看过,今天一睹唐山市皮影剧团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唐山皮影太神奇了!唐山皮影名不虚传!”来自瑞典的留学生安德森看完演出后,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一边热烈鼓掌一边说道。
传统童话剧目《龟与鹤》说的是白鹤依仗自己嘴利善飞,任意欺负乌龟,由于它轻敌、傲慢,终于被乌龟咬了。惟妙惟肖的龟鹤形态,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让在场观众看得神痴情迷。江苏来的6岁小朋友刘佳佳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畅声大笑,他不停地对身边的妈妈说:“真好玩,真好玩!你快拍下来,我回家还要看呢。”
如潮的掌声使得幕后的演员们不得不一次次走出来谢幕。看到他们挥舞着影人致谢,台下的观众掌声更加响亮了。
这次赴世博会展演,市皮影剧团共来了12位演员,平均年龄不到26岁。别看他们年龄不大,但各个身怀绝活儿,演出的剧目也是最精粹的。包括《龟与鹤》《沉香救母》《三打白骨精》等经典历史传说剧目和首创的“荧光皮影戏”都被搬上舞台,其中《大闹天宫》选场还采用了全英文台词,以便外国观众能够听懂、看懂。
团长笪建光介绍说,为力求达到最佳视听效果,剧目全部采用了超大屏幕布景和荧光皮影戏的创新表演形式,实现了荧光与影光的结合、窗内与窗外的结合、人偶的结合,展示出了唐山皮影的最新技术和最高水平。
果然,观众在演出中看到,演员们手中原来尺把长的小影人如今“长高”到1米5左右,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也由驴皮雕刻变为赛璐珞板彩绘,舞动起来更加变幻莫测,逼真引人,影窗也随之放大为6米宽、3米高的“超大屏幕”。而由市皮影剧团首创的“荧光皮影戏”一改过去演员在影窗背后操控影人的表演方法,让演员走到台前,利用荧光灯效果进行表演。这些创新让观众们感到既新奇,又好玩。
市皮影剧团操纵队队长齐东兴等演员表示,虽然演出的任务很重,但他们会拿出看家本领,全力以赴演好每个剧目,给观众呈献出最好的表演和节目,展示“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展现唐山人民的世博情缘。
作为承办者的市文联负责人袁宁告诉记者说:“这次到上海世博会演出,我们会规模性地展示皮影艺术和文化含量,使它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皮影这门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让原生态的唐山民间艺术融入世界,进入城市生活。”
“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上,唐山皮影这朵艺术奇葩正在翩翩起舞,舞进了世界人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