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取五项措施力夺夏粮好收成
-不折不扣地落实补助政策
-大力实施“一喷三防”技术
-积极组织指导农民浇好灌浆水
-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防控-及早做好抢收抢种准备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王慧建、杨铁良)针对全市162.2万亩冬小麦苗情普遍差于往年的实际情况,我市大力开展“抓春管、促转化、保夏收”百日会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强化小麦田间管理。通过有力提温保墒、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小麦有了很大转化。为确保夏粮丰收,市农牧部门采取五项措施,全力以赴,力夺夏粮再获丰收。
不折不扣地落实补助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每亩3元的标准对以“一喷三防”技术为主的小麦后期管理进行物化补贴。组织相关处室站负责人分赴10个县(市)区农牧部门进行督导,对运送的由省植保站统一采购“一喷三防”物资,进行验收后分配运送到各乡镇,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我市共接收杀虫剂165.53吨,杀菌剂37.54吨。大力实施“一喷三防”技术。用一周时间,所有小麦喷施一遍,5天后再喷施一遍,确保达到增粒数、增粒重,防倒伏、防病虫害、防干热风“两增三防”目的。积极组织指导农民浇好灌浆水。技术人员实施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浇好灌浆水,保持较高的灌浆速度和强度,降低麦田温度,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小麦抵御干热风的能力。帮助农民群众科学安排浇灌时间,合理确定浇水数量,保证小麦灌浆水肥需要。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防控。针对未来两周小麦病虫害的高发期,进一步完善防控预案,指导帮助农民群众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植保部门及时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农民选择适宜农药品种、用药时机和施用方法,加强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大力推行统防统治,实行联防联控,将病虫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指导农民做好对逼熟雨、烂场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工作;严阵以待,及时开展消雹工作,努力降低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早做好抢收抢种准备。今年小麦收获和下茬作物播种期普遍推迟,夏收夏种农时很紧。各地及早做好抢收抢打的准备,制定“三夏”工作方案,提前搞好机手培训和机具检修,精心组织好跨区机收,突击抢收抢打,努力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同时,组织农民及时腾茬夏种。提早做好夏播农资准备,大力推广中早熟玉米品种,确保夏播作物适期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