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更美好 信心更坚定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李艳辉、孙愫)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受到我市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连日来,广大干部群众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途径,积极收看收听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学习、领会、畅谈、热议全会精神。大家纷纷结合各自实际和自身体会,盛赞“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一致认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美好蓝图,对我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令人倍感振奋,信心更加坚定。
全会刚刚闭幕,全市干部群众便迅速掀起了一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10月20日下午,我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彦洪指出,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和指南。全市宣传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与会干部则一致表示,要认真研读这份公报的原文,深刻领会全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全会公报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是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纵观公报原文,三个重点格外醒目,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国家对民生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大群众认为,这呼应了百姓的心声,彰显了决策者“以人为本”的执政思路。
“全会公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特别重视改善民生问题。”市民政局局长崔敬东说,“全会明确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思路,而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都贯穿着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这令我们工作更有目标,更有信心了!”
在谈论中,大家对公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倍感振奋。路北区文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宋士清说,学习全会公报,一个强烈感受就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将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物质生活满足的情况下,重点在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上多下功夫。
展望“十二五”的美好蓝图,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信心满怀。大家普遍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上的表现,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就,而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自主创新的重视,则体现了执政党的高瞻远瞩。
“全会公报突出强调了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而我市过去五年来所做的工作,正与此是相契合的。”接受采访的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已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此推动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城市形态转型;坚持以“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作风抢抓机遇;着眼长远打基础,不搞急功近利;始终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这些经验,无疑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有了良好的基础,面向‘十二五’,我们信心满怀!”大家坚定地说。
市民王树增认为,近年来,我市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迅速提高。不论乡村还是城市,舒心的笑容写在越来越多人的脸上。种田免税还补贴,义务教育全免费,整合农村敬老院,提高低保标准,改造震后危旧平房,还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全覆盖、建设文明生态村、治污减排百日攻坚……桩桩好事办到百姓心坎上。“有了全会的精神做指导,我们的目标更明确,规划会更科学,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社区干部张庆林表示:“通过对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关注,使我们了解到党和政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作为党员,我们将以此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头在本职岗位上下力量、搞创新,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继续在本职工作中创先争优。”
结合五中全会精神,我市社会各界群众都以主人翁的意识,纷纷为我市编制“十二五”规划出谋划策。
近日,我市献计献策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参与组织此项活动的负责人李笑利明显感觉到,与往年献计献策的内容有所不同,广大群众格外关注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
市委市政府研究室陈华提交了题为《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唐山“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建议,他在建议中这样表述:加快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对于唐山在“十二五”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市侨联建议,跟踪国内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把再制造及其产业纳入我市“十二五”规划。建议详尽地阐述了我市发展再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具备的技术基础和可行性举措,字里行间显现着建议者对此问题的深入调研和思考,流露出为家乡建设贡献一己之力的强烈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