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造景扮美巧构思彰显文化
“文化因子”点睛乐亭市容建设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刘江涛)徜徉在深秋的乐亭县城街头,在感受浓郁的现代城市风貌和别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的同时,你不禁会被其间无处不在的“文化元素”所吸引:众多展示皮影、大鼓等地域艺术形象的雕塑、小品遍布街头巷尾,尽情挥洒着传统文化的魅力;造型别致的楼宇、绿地、休闲广场、候车亭等市政设施独具匠心,从不同角度舒展着时代文化的风采……文化与市容建设的巧妙结合正在使这座滨海新城的文化品位与日俱增。这是近年来这县在县城容貌改造中注重灌输“文化因子”,一方面大手笔造景扮美、一方面巧构思彰显文化的结果,实现了城市风貌和人居环境现代化、人文化的融合统一。
乐亭建县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为把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县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县确定了以“秀美中蕴含文化、时尚中体现古朴”为运作理念的城市建设定位,在市政、园林工程设计施工中注重把传统文化底蕴转变为鲜明视觉因素,以景观蕴意、园林命名、雕塑形态等形式予以展示。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广纳高端人士参与,专门聘请上海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专家教授以及对乐亭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人士参与规划设计,并组织人员多次外出赴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征集和吸收全国各地的优秀设计理念,力求在实现生态宜居目标的同时展现更多的地域文化元素。
正是本着“生态造景、文化点题”的宗旨,这县先后建成了体现乐亭历史文化精髓及区位特点的紫邑园、凤仪生态园林、松峰园、闻涛园等主题公园;改造完善了青春广场,新建了乐安广场、宝丰街公园等具备文化特色、历史文脉的景观公园,同时在城区绿地建设中按照“花语春韵、浓绿荫夏、流金秋爽、尽翠瑞冬”的主题铺陈艺术造型,进行多色彩苗木配置栽植,用绿地景观渗透文化内涵;在全县范围内公开征集并确立了“奉献、务实、创新、超越”的新时期“乐亭精神”,根据精神内容配置大型雕塑,在县城绿化景区予以展示;对县城内数十株古树名木进行鉴定、登记、建档、挂牌,进行全面保护,并在其周围进行景观衬托设计,使其成为鲜活灵动的自然历史景观点。
在县城市容改造的另一“重头戏”——全长7.03公里的长河景观带规划设计中,更是极好地渗透了文化理念:沿河从北到南依次建设幽园、文园、锦园、乐园、翔园5个主题公园,使昔日的“龙须沟”变身为一道流动的生态文化景观。其中幽园占地185亩,以历史为主题、以砖为主导材质,体现乐亭厚重的历史;文园占地171亩,以起源于乐亭的“冀东文艺三枝花”为主题、以石为主导材质,以浮雕、镂雕等形式集中展示乐亭大鼓、皮影、评剧的深刻文化内涵和独特美学风格,凸显乐亭“中国民间文艺之乡”风采;锦园占地118亩,以“乐亭呔商”文化为主题,大量设置表现“老呔商帮”经商活动的石材或铸铜雕像,集中展示融古朴厚重与睿智进取为一体的地域民俗风情;乐园占地393亩,以海洋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在造景上突出滨海城市特色;翔园占地320亩,以体育和水为主题,以“翔”为精神内涵,预示乐亭美好的未来。目前“五园”中已完成文园建设,其他景观园的规划施工也正在紧张进行之中,5座风格各异的主题公园将共同构成“水清岸绿、花香鸟语、诗意文采”的亮丽风景线。这些贯穿文化主旨的公园绿地,在成为县城“绿肺”的同时,也把浑厚浓郁的乐亭古风遗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