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县区报道>迁西 正文

唐山迁西县农村新民居建设扮靓农民新生活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1-02-02 0:26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山乡新民居扮靓农民新生活
——迁西县农村新民居建设巡礼


图为下洪寨整洁靓丽的新民居。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任永生)

  “现在,我再也不想烧炉子取暖了,村里统一供应的暖气,20多度呢。也不用跑到城里洗澡了,家里太阳能的热水,24小时都能用,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还有楼里的卫生间,真方便,真是享福了。”瞧着自己宽敞气派的二层小楼,贾玉香觉得心满意足。“我们这房200多平方米,五个卧室,水、电、暖齐全,电话、宽带、有线全都接上了,住着和城里没啥两样。”坐在宽敞舒适的客厅里,贾玉香的丈夫付庆双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新家。

  作为迁西县汉儿庄乡下洪寨村的普通村民,贾玉香和付庆双前不久与其他34户村民一起搬进了堪称豪华的小别墅。扭秧歌、跑花灯、唱卡拉OK,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下洪寨人尽情欢庆着住上新房后的第一个春节。

  村民们的高兴是发自内心的。村里为推进新民居建设,给每户的奖补资金高达12万元,再加上是集体建设,造价远低于市场价,谁都想着让自己的住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下洪寨村民因新居而一步迈入城市生活的话,白庙子乡八里铺村人则对正在建设中的新民居有着更深远的期待。

  “八里铺紧邻县里的龙头企业津西钢铁集团,企业发展需要用地,村民住宅、村里经济发展也需要用地。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想到了把紧邻津西的几个自然村村民迁出来,易地集中新建。这样,既能改善居住环境,还能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另外,企业提供的安置资金,也能解决农民建房需要;更重要的是,利用改建新民居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依托津西大力发展服务业、流通业,培育新的富民产业,这是一举多得呀。”一边忙着为施工队解决问题,一边回答着笔者的提问,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华讲述了八里铺人的看法。

  “考虑到村民经济状况不同和需求不同,我们的新民居有25户平房、152户二层别墅、100户多层住宅楼,现在工程主体已经完工了。”村主任郭振东补充道。“今年春天,我们就能够搬进和城市社区一样的新家,还能大步走上致富路,多好哇。”

  对迁西新民居建设最热心的要属东莲花院乡柳沟峪村的村民。祖祖辈辈住在“两山夹一沟”的大山里面,村民们早上10点钟才能看到太阳,中午1点钟太阳就要落山。交通不便、吃水困难,让他们吃够了苦头。

  在距山较远、地势平坦、邻近公路的地方,一排排整洁靓丽、红顶白砖的新房已拔地而起,这就是柳沟峪正在建设的新村。

  “我们的新村分为平房和多层住宅两种,每平方米也就是1100多块钱,村民们大都承受得起。现在,首期46户平房正在安装门窗,开春,就可以装修入住了。”每天守候在工地旁,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富特别能理解村民们搬新家的心情。

  “我早想搬出来了,连太阳都看不到多少的地方,谁愿意住哇。”快人快语的孟玉莲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这新家多好,通水、通电、通暖,还在公路边儿上,做个买卖,搞个运输,建个冷库,开个农家乐旅馆,多方便,我做梦都想搬家了。”柳沟峪村是著名的花果之乡,看好新家的区位优势,孟玉莲有了新的打算。

  景色旖旎、生态极佳,满族风情扑面迎客,这就是山环水绕的迁西县乡村旅游精品村——太阳峪村。

  没有在建新房上大动干戈,太阳峪村把保留自身青瓦坡顶的房屋特色看得很重。弘扬满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这村按照旅游接待要求,对全村68户中的47户旧民居进行了保留风格式改造。同时还修建了八旗广场、垂钓亭、湖上栈道等景点,一个山清水秀、处处散溢满族文化风情的乡村旅游村已成为迁西最精致的山村。“现在,我们已经有了21家‘农家乐’,每户年均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村里还编排了满族宫廷舞、腰鼓、大秧歌等节目,人们一有时间就会扭秧歌、敲鼓、跳舞。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能背诵《弟子规》,日子过得可充实了。”对村子的新变化,村民张守用很有感触。

  太阳峪人因新居而富,东荒峪镇青杨树村人则因新居而美。

  在改造旧房25户,改厨改厕240间,对40户进行了外部装修的同时,为让村子美起来,这村又投资150万元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村西公园,投资50万元修建了南山公园,投资150万元,修建道路、栽植花木、美化墙体,现在,这个72户的小山村已变得焕然一新。

  “村里环境好了,农民的文明素质也提高了。你看,家家户户门里门外,没有谁乱扔垃圾、乱堆柴禾了。现在我们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文明家庭擂台赛’,村民都抢着参与,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友金对村民发生的变化打心眼里高兴。

  “其实,新民居带给村民的变化绝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变,它对村域产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拉动,对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思维习惯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迁西县统筹委副主任刘连举如此看待建设新民居的作用。

  在孟子岭村,笔者就亲眼看到已经60多岁的刘玉玲正利用村里新接入的宽带与远在日本的女儿视频聊天;在旧城乡巴家峪村,已经建成使用的1500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内,村民们已经能够享受到科技信息、信访法律、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十二项服务,小病不出村、购置生活用品不进城、大事小事有人管,村民们享受到了真正的城乡等值服务。

  “在新民居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到了尊重民意,我们探索实施的村富民强、自建新居;借势而上、集中新建;旅游带动、生态宜居等六种模式,形式灵活,符合了群众需求。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用,对集中建设的新民居,每户给予3000元至6000元的奖补资金,并在土地、部门支持等方面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下子就点燃了农民建新居、过新生活的热情。”对迁西县新民居蓬勃兴起的原因,县农工委书记马少春的话简洁、中肯。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刘飞
.
相关新闻:
唐山迁西:2010年共接收各类善款390多万元   11-01-31
网友报道:迁西农民新农居里贺新春(组图)   11-01-29
迁西县领导给网友拜年   11-02-01
迁西:新农居里闹新春[组图]   11-01-28
唐山迁西:开展“双打”专项行动   11-01-28
.
 
.
 
热点新闻
·唐山举行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音乐快闪活动
·北京理工大学与唐山市政府合作办学!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揭牌
·河北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唐山举行
·最新限行通知出来了!唐山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唐山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丁绣峰主持召开市政府十五届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
·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丁绣峰: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
·唐山·曹妃甸港西宁内陆港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