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五大体系 推进八项重点 实施八大工程
我市努力构建具有唐山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丽雪从3月2日召开的全市农牧工作会议上获悉,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农民持续增收两大目标,全市农牧工作将健全完善五大体系,着力推进八项重点工作,全面实施八大工程,构建起具有唐山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健全完善五大体系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动植物防疫监督、农技推广、综合执法、农业社会化服务。年底前完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监测机构建设,建成一批生产企业自检自控的检测检验室;提高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病监测、预警和重点动物疫病的诊治能力和水平,力争市和12个县(市)区兽医实验室通过部、省资格认证考核验收;拓展信息网络建设功能,逐步推进从田间记录到市场查询完整的质量追溯系统等农业社会化服务。
着力推进八项重点工作包括项目建设、农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流转加速推进、强化科技支撑、产业保障、生态农业建设、农机装备提升。2011年全市将完成国际合作项目3个,启动利用外资项目4个,力争全市农牧系统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启动和开工重点项目10个以上;争取和落实惠农项目12类30个;谋划和储备项目50个。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上下功夫,力争到年底全市蔬菜产值占大农业比重达到30%。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规模种植基地、养殖基地。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鼓励引导农户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预计今年底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12%;土地规模流转率达到60%。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引导发展大型先进机具和配套机具,加快实现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和结构优化,力争2011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115万千瓦,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7%。
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建设包括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设施农业拓展、规模种养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品牌创建、财富积累机制创新、新能源建设、农民素质提升。2011年,全市将落实核心区建设面积300万亩,带动全地区粮食均衡增产,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在全市蔬菜优势产区完成创建规模小区25个,新建新型日光温室面积6万亩;大力发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推行虾鱼混养、虾豚混养、鱼虾蟹贝综合养殖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全市水产生态健康养殖面积达到34.5万亩;年底前,丰润、丰南、乐亭等10个县(市)区,全面完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任务。与此同时,推进新能源二次创业,促进新能源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标准”方向发展,每个县市区抓出2个村、400户,新上压块机4台、节能炉400台。全市新建和整合乡村服务网点167处,户用沼气利用率达到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