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提醒季节性流感增多市民应加强防范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据我市哨点医院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接诊的流感样病例患者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市气候变化异常,温度起伏较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目前季节性流感处于流行期,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应注意防范,免受流感侵袭。
市疾控中心张志坤副主任介绍,流感区别于普通感冒,其危害远大于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流涕、咳嗽、咽痛等)较为明显,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多达100种以上,其病程有一定自限性,通常为5至7日,预后良好。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及流行性。流感的特点是全身症状严重,如寒战、高热、头痛、四肢酸痛、倦怠、恶心、食欲差等。同时,患有糖尿病、哮喘、老慢支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由于流感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从而引起暴发流行。
在我市,流感一般多发于冬春季节。今年以来,实验室检测的流感病毒型别以乙型为主。张志坤副主任介绍说,乙型病毒性流感,主要表现为干咳、咽痛、咽红、发烧等症状,并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一般病程为一周左右,不会有严重的并发症。与甲型流感相比,由乙型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相对缓和,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相对降低、强度也较小。
专家提醒,流感主要经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健康人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了的食具或玩具就有可能得病。针对流感的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预防流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就个人而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冷暖,及时随天气情况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少到医院、超市等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对象尤要注意,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及易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风险人群要接种流感疫苗。专家提醒,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接种最佳时机为每年9至10月份。
就场所而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就病人而言,如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侯奇大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