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社会新闻 正文

杨春喜:唐山庄稼院里的“发明达人”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2-03-27 7:35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杨春喜:庄稼院里的“发明达人”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李建军、佟向阳、林庄)

  迁安市杨店子镇张官营村57岁的杨春喜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在自己的庄稼院里搞起了发明,仅去年一年就申报国家专利和实用新型科技12项,成为远近有名的“发明达人”。

  1974年参军入伍后,杨春喜从事了7年修理工作,是当时整个师部修理所中仅有的3名高中毕业生之一。无论是技术活儿还是写文章,杨春喜都是同龄人中“文武双全”的佼佼者。1981年复员后他一边务农,一边辗转多家企业打工。他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在盖自家新房时,从没有接触过木工和装修行业的杨春喜居然一边琢磨,一边动手,从包门窗护口到打腻子,从安装彩钢瓦顶到喷涂料,全是他一个人包揽下来,完工后连从业多年的老工匠都直说:“杨春喜的手巧得不得了。”杨春喜说,自己平时好琢磨,日常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都激发着他的巧思,这与童年时祖父的熏陶有关,祖父曾是杨店子镇远近闻名的细工木匠。

  至今杨春喜还珍藏一个铣床刀头。他说,这是自己平生中第一个发明的雏形。在部队当铣工时,杨春喜发现传统铣床刀头的诸多弊端,于是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种新式可调刀头。使用之后,他发现这种刀头具备振动小、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工件光洁度高等优点。这次发明让杨春喜欣喜异常。许多战友也都羡慕杨春喜有一双巧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之付出的艰辛。当时部队熄灯之后,杨春喜就躺在床上,摸黑用火柴棍或铁钉把白天加工工件的图型和数据划在白灰墙上,第二天再抽空画在笔记本里。直到今天,一遇到生活中有些新的发明构想,杨春喜都随手记录下来。现在已积累了近300余项发明构想,密密麻麻地记满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

  一个庄稼把式要搞发明,杨春喜的举动在村民的眼里多少有些另类,就连北京的姑妈也笑他是“骗子”,说他只是为了躲避干农活找借口。对于别人的不理解,执著的杨春喜却不改初衷。卧室就是自己的设计室,一张饭桌、几只笔、几把尺子就是杨春喜的全部工具,如此简陋的条件并没有让他放弃。他周围很多人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妻子担起了农田里的活计,儿子收看央视的“我爱发明”节目,不时地给杨春喜提供一些设计思路,有时还帮助父亲用电脑查资料。迁安市一家科研项目申请代理机构看到了杨春喜的发明申报后,主动为他垫付了数万元申报费用。去年年底,张官营村两委特批了5000元资金奖励杨春喜,这让杨春喜在感动之余,潜心发明的劲头儿更足了。

  杨春喜的发明项目大多来自于他对农村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在发现农村传统取暖炉热效率利用率低的现状后,他自己动手发明了一种转型“功能变幻”炉,供暖水温水,给土炕供暖和替代煤气灶做饭,三种功能可以任意拆分组合。更为巧妙的是,这种新式炉可以随时根据供热面积灵活变换炉膛内径,实现了热效率利用最大化。防盗裤、防跟部磨损的鞋等12项发明项目全部被国家专利局受理,杨春喜也成了人们眼中的“发明达人”。一次,一家企业特聘的水电高级工程师向迁安一家专利申请代理机构提交了发明申报,该机构对其提供的设计图纸不很满意,于是请了杨春喜帮忙修改,拿到杨春喜改好的设计图纸,那名高级工程师听说是出自一位“农民发明家”之手后赞不绝口。

  如今,杨春喜注册了一家“天工机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今年他准备再申报20个发明专利项目,除了偶尔写几首诗娱情之外,杨春喜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搞发明的乐趣之中。他说:“我虽是一位农民,但我愿意用我的智慧让农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刘飞
.
相关新闻:
唐山出现首例农民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12-03-20
滦县农民司志永捐献造血干细胞   12-03-20
政府多投10元 农民医保翻倍   12-03-19
唐山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出“重拳”   12-03-16
唐山:21家企业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清出建筑市场   12-03-15
.
 
.
 
热点新闻
·唐山举行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音乐快闪活动
·北京理工大学与唐山市政府合作办学!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揭牌
·河北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唐山举行
·最新限行通知出来了!唐山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唐山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丁绣峰主持召开市政府十五届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
·丁绣峰: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
·唐山·曹妃甸港西宁内陆港揭牌
·唐山:十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