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而出
——乐亭创新“金字塔型”农村实用人才帮带示范模式
□ 吴振亭 檀咏 檀军
早春的乐亭,乍暖还寒。
穿行于街头村巷、阡陌之间,浓浓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农业专家在示范基地里为帮带示范户现场指导;“田秀才”“土专家”们到温室大棚、养殖小区里手把手为村民解疑释惑;水灵灵的瓜果蔬菜被市场“红娘”们牵线搭桥后运往大江南北……
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一支由农业专家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辐射广大农民的“金字塔型”多层帮扶模式走活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棋局。
做伯乐相良马
——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蕴藏量”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乐亭有过辉煌的历史——1999年9月,温家宝总理来乐亭农村调研考察,对这里的农业结构调整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从此,以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乐亭经验”传遍全国。
回眸乐亭农业的发展历程,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勤劳睿智的乐亭农民无疑是这场变革的“开路先锋”。从农民自发调整到政府的宏观引导,他们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汹涌大潮中磨砺成长,一大批会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成为群众致富的佼佼者。但传统的小农意识,加之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使这些乡土能人各自为战,辐射带动能力并不明显。
如何提高这些“土专家”“田秀才”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而让更多的农民增强致富本领?在认真总结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2010年8月,乐亭县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最大限度整合乡土技术资源,实施“金字塔型”农村实用人才帮带示范工程,探索出了一条将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犹如星星之火,迅即形成燎原之势。
所谓“金字塔型”农村实用人才帮带示范模式,即塔顶由10名优秀农业科技人员组成,按照专业分工,由专家每年对100名农村优秀实用人才进行帮带,这10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再帮带1000名一般农村实用人才,他们一起辐射带动广大农民从事相关产业生产经营。农村实用人才位于塔中,既是上一层的帮扶对象,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指导老师。
乐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牛玉杰说:“这种创新模式从传统的‘指导老师+农村实用人才’的双层帮扶转变为‘金字塔型’多层帮扶,既改变了过去单项、零散的培训方法,又方便了‘就地取才’,从而将人才培养纳入到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达到了经济效益和人才成长双赢的效果。”
对于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和百名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选聘和评选,乐亭县实行严格的选拔程序。专家服务团通过基层推荐和专家评审产生,农村实用人才则通过“个人报名、镇(乡、街道)推荐、县评审确定”的方法产生。以农村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为重点,按照“重实绩、重效益、重贡献”的原则,优中选优,百名农村实用人才由县委组织部统筹管理,所在镇(乡、街道)负责日常管理。
如何确保帮带活动不走过场?乐亭县通过定期考核、跟踪问效,对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和百名农村实用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对每位服务团成员服务情况采取满意度调查问卷、群众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定期、不定期地调研督查,定期通报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表彰奖励、拔尖人才评选的重要依据。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重点考核其帮带的数量、质量、效果及所反映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贡献大小,考核结果作为评聘农民技术职称和评奖评先的重要依据。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帮带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从而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已从最初的6957名增加至8000余名,预计今年底将达到1万名。
强素质壮筋骨
——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含金量”
“果树专家周树星来村里讲课了!”3月18日晚上,乐亭县庞各庄乡王庄子村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刚刚忙完大棚里的活计,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有的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便匆匆赶往村委会。
刚刚下过一场小雪,初春的夜晚寒意骤增。但短短20分钟的时间,村委会里已经座无虚席,后来赶到的村民只好自带小板凳或站在角落里边听边记。
王庄子村是远近闻名的果树栽植专业村,但2009年的一场雪灾让该村的果树产业遭受重创。经过村班子反复研究,他们决定将村里的200亩机动地改造成发展温室桃树的试验田。但习惯了裸地桃树栽植的村民对于温室桃的生产技术一窍不通。当村支书贾哲昌将这一难题反映到镇里后,镇干部马上联系到专家服务团的果树专家周树星帮村民进行种苗引进和技术培训。周树星在对村民进行培训的同时,又将种植大户闫大力作为技术“二传手”,从育苗、定植、修剪等各个环节进行手把手地指导,再由闫大力将这一技术向全村推广。
2011年4月,收获的惊喜从14家试种户传出,他们栽植的2020油桃单株产量达到20公斤,超过了传统品种盛果期的产量。农民是最讲实惠的,在效益驱动下,该村当年就建起温室大棚800余座,还建起了200亩苗圃基地,栽植成品桃树苗30余万株,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带来150万元的收入。
对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乐亭县注重按需施教,杜绝空讲大道理,采取“面对面”“请进来”“走出去”三种方式。“面对面”,即围绕各地特色产业,以专家服务团为主体,通过定点服务,建立专家与乡镇技术员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长期联系,把“科技超市”摆在村头,把“培训课堂”放在田头。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全县范围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巡回示范,以乡镇或村为单位,让农村实用人才为农民进行通俗易懂的技术示范:“请进来”,就是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高校、科研单位或国外专家进行技术咨询活动,让他们为农民解疑释惑或直接为庄稼治病,为畜禽开方;“走出去”,就是组织本地农村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拓宽视野,让他们与外地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在交流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技术的含金量。
乐安街道办蔡各庄村村民谢建忠凭借过硬的养貉技术被村民称为“养貉大王”,2010年受国际皮毛市场影响,貉子养殖效益普遍下跌。当年底,畜牧专家李井存在对他“一对一”帮扶时,向他提出了“缩貉、扩银、增蓝、改貂”的养殖结构调整建议,他当即将种貉饲养量由600只缩减为100只,增加银狐、蓝狐和水貂的养殖量,次年经济效益比上年增加60多万元。
为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聚集作用,乐亭县筛选了新寨镇牧园奶牛养殖合作社、王滩镇秋利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等6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为首批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同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送教下乡”等惠农政策,对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并支持创业示范基地的农业项目参加农展会,申请注册商标,创建农业品牌。“第一斗”大米、金畅王蔬菜、孤竹国黄瓜、汀香甜瓜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产品纷纷打入京津各大超市及国内各大市场,推动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村经济发展互促双赢。
给政策颁荣誉
——激活农村实用人才的“源动力”
3月7日,对于乐亭县农牧局瓜菜专家吕庆江和中卜镇徐店村农村实用人才徐文彬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对2011年度建设沿海强县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上,他们双双被评为劳动模范,并分别获得3000元的奖金。徐文彬说:“县里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每年还对我们这些“泥腿子”进行奖励,如果不能带领群众致富,我们愧对这一荣誉啊!”
其实,在历年的全县性总结表彰大会上,对于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近3年来,县委、县政府共表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95名。其中,秋利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秋利被授予“唐山市十大杰出农民”荣誉称号,农产品经纪人赵振海被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评选为“首届全国百佳农产品经纪人”。
“政策上有优惠,技术上有扶持,政治上有荣誉。”乐亭县注重营造重视、爱护、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的浓厚氛围。政策上,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的贷款担保扶持力度,对从事创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人员,可按要求提供5万元以下小额担保贷款,并按有关规定享受贴息;技术上,由专家服务团通过公布名片、签订帮带责任书、制定帮带指导方案等形式,细化指导内容,合理确定帮带目标,将新品种引进、实用技术指导、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等作为重点服务内容,对帮带对象在农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时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指导服务;政治上,鼓励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申报和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优先组织他们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优先加入党组织,优先推荐事迹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各级先进工作者和劳模评选。
得益于全方位的服务,这些农村实用人才开始尝试在生产实践中自主创新。棘坨村崔德信大胆尝试桃树“矮化密植”技术,不仅创造了亩收入5万元的奇迹,而且打破了“桃三杏四李五年”的果树生长规律;肖圈村杨德志针对砖土温室造价高、易重茬的不足,探索出可移动的“泡沫温室”,有效解决甜瓜重茬减产问题。自2010年以来,全县共有1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经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在当地落户,18项农业技术项目经他们创新,被国家、省、市部门认定、立项,获得专利。正是这些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发散作用,使乐亭农业生产技术达到平均2至3年更新换代一次,科技增效后劲十足。
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党员干部并非两个隔离的群体。针对于此,乐亭县创新思维出实招,将实用人才培养和基层组织建设大胆结合,实施“三个培养”战略,注重将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把优秀的党员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3年来,全县共有262名农村实用人才加入党组织,占农村发展党员总数的22% ,306名农村实用人才被选为村干部,1200名村干部经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
中卜镇徐店村徐文彬以前是有名的“草莓大王”。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后,他在指导村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更有“底气”了。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草莓种植协会,先后引进10余个草莓新品种,探索改良了简易温室、冷棚栽培、温室半促成和促成栽培等草莓种植模式,使徐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专业村,并辐射带动全镇发展草莓面积5000多亩,使中卜镇成为“全县草莓种植第一镇”,中卜草莓也因此在京津唐秦及东三省叫响了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