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村外看“惠民”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谈起党的惠民政策、政府各部门在民生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举措,我想生活在农村的居民或许更有感触,从村里的各项惠民补贴到村容村貌的变化,从村外的大力鼓励创业到为百姓提供的各种便利,村民处处享受着惠民政策带来的好处。
记得几年前,我大学还没毕业,每逢寒暑假回到农村的家里,都感觉似乎与时代脱了轨:村里街道两旁各家门前柴草成堆,垃圾遍地;村民三五成群,不是门前闲扯就是扎堆赌博。如今,大学毕业工作后的我依然住在农村,但村里已经大变了样,秸秆还田使得村里几乎见不到柴草成堆,每天村委会还安排专人清扫街道。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让村民在农闲时加入了锻炼身体的队伍,晚饭后村民们到文化广场扭扭秧歌,跳跳舞,舒畅的生活中好事越来越多。
此外,在农村,农民种地不仅免去了各种税,还能得到多项补贴。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唐山农村人,印象中的父母一年四季只靠种庄稼生活,到我交学费前总要卖些粮食。而今,农民种地已基本实现半机械化,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赚些钱了。父亲就是在汽车下乡惠民政策推出后买了辆车,没事时帮人家送送货,也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去年5月,我和相恋7年的女友结了婚。因为享受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我们购买结婚用的家电时,节省了近千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已算得上是“大优惠”了。
村里村外看“惠民”,大事小事话“民生”,是党的好政策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林里林外(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