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社会新闻 正文

记迁安市大五里乡曹官营村乡村医生张立红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2-04-27 9:57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平凡坚守  不离不弃
——记迁安市大五里乡曹官营村乡村医生张立红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李建军、阎凤文、董玉阁)

  今年43岁的张立红是迁安市大五里乡曹官营村的一名乡村医生,自1991年担任乡村医生至今已20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她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刻苦学习,力求精益求精,凭着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责任心,用自己所学的医术为村民除去病痛,排忧解难,平均每年的诊疗达到5800人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乡村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乡亲们不求她能治好他们的大病难症,只希望在他们头痛脑热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赶到,张立红正是用这种平凡的坚守为乡亲们服务着,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诊疗人次每月达数百人。她跑遍了全村乃至邻村的每一条小道,熟知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等等,都清楚地装在她的心里。每天早晨,5点半以后她就开始出诊,晚上10点以前从没睡过觉,入睡后被叫出诊是很平常的事。

  作为一个妻子,张立红有时很惭愧,感觉自己并不合格,因为她很少洗衣做饭做家务,都推给了丈夫,自己把时间给了患者、给了工作;作为一个母亲,自己感觉也不合格,孩子刚过满月她就开始出诊,孩子被寄养到姑姑家。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姑妈”成了孩子眼中的“妈”,亲生母亲却成了陌生人。丈夫对妻子不做家务可以接受,但不能理解她将孩子寄养到姑姑家,过了满月就出诊的做法。他用沉默表示自己的抗议,一连几天不理她。说实话,哪个母亲不想亲自把孩子带大,可是对于一个个急切的就诊电话,对于一位位就诊者热切的眼神,对于一声声“张大夫”的称呼,她怎么能置之不理?丈夫看着辛苦的她,只有做出妥协。每个人都知道母亲对孩子的爱有多么深厚,张立红却缺席了对儿子6个月以内最重要的母乳喂养,缺席了对儿子假日的陪伴,她缺席的太多了,但是却从没有缺席过对患者的诊治。

  记得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村民周某的孩子一个电话把张立红从梦中惊醒:“喂,张大夫,我妈哮喘病发作了,特别难受,只有我和妈妈在家,我害怕,你快来救救她吧”。听说病人病情十分严重,丈夫劝她说:“大雪天的,叫病人去医院吧,以免引来麻烦”。面对如此情况,她怎能一推了之,立即骑上摩托车赶往患者家中。当时病人已经呼吸困难,口唇四肢青紫,通过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张立红深知如抢救不及时,随时有生命危险。面对危急情况,没有氧气,她理清思路,镇定处理,立即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输入急救药物,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于天黑雪大,路况极差,救护车半小时才赶到,因为张立红急救处理得当,病情已有所缓解,此时病人的丈夫在数十里之外,孩子又太小,她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疲倦,又义无反顾当了半宿的陪护。

  大家都知道从事以出诊为主的乡村医生工作很辛苦,而且没有任何的检查设备辅助,医疗风险很大,很多乡村医生改了行。也有人劝她:“快改行吧,到钢厂上个班,比这挣得多还省心。”但是张立红热爱乡村医生工作,从不觉得苦,也从不觉得累。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刘飞
.
相关新闻:
古冶开启城乡医疗资源互动“三通”模式   10-01-15
王士荣:随叫随到的好乡医   09-09-01
滦县乡医曹宪刚获国家殊荣   09-04-10
4乡医8天护送2100伤员 受到温总理接见   08-05-31
迁安4名乡医自费赴川抗震救灾   08-05-29
.
 
.
 
热点新闻
·唐山举行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音乐快闪活动
·北京理工大学与唐山市政府合作办学!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揭牌
·河北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唐山举行
·最新限行通知出来了!唐山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唐山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丁绣峰主持召开市政府十五届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
·丁绣峰: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
·唐山·曹妃甸港西宁内陆港揭牌
·唐山:十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