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从党的政策来 惠在百姓生活中
迁西以惠民案例助推“双惠”活动开展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杨宝富、李岩)春风送暖,人勤业兴。位于燕山深处、长城脚下的迁西县汉儿庄乡三台山村二奎食用菌厂,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村党支部书记谢天博高兴地说:“今年,县委、县政府新出台了扶持栗蘑产业发展的惠民政策,乡亲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一个月来,我们仅栗蘑酱一项就收入了50多万元。”
迁西县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抓实、抓细、抓好。特别是紧紧围绕“惠从党的富民政策来,惠在百姓的生活中”这一主题主线,充分发挥惠民典型案例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双惠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是突出一个“实”字,抓好惠民案例的征集,让基层宣讲有的放矢。一个典型事例,胜过千言万语。目前,已征集各类典型惠民实例和惠民富民典型人物共80余篇,以此为基础将组织编写《迁西县“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宣讲案例读本》,发放到全县279名基层“双惠”活动宣讲员手中。二是突出一个“准”字,抓好惠民案例的筛选,让政策解读深入人心。对上报的惠民典型案例认真整理归类,并通过原文查找、调研核实、会议分析等形式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政策表述精准无误,惠民举措真实可靠。在此基础上,找准宣教重点,对五大类20个典型案例进行重点解读,让群众切身体会到身边的变化。比如,为打破山区交通瓶颈制约,解决几代人期盼的“出行难”问题,迁西县累计投资65亿元,实施了京哈高速公路迁西支线、三抚公路一级改建、唐承铁路唐山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公路总里程403公里、铁路54公里,特别是开创了全国县级自筹巨资修建高速公路的先例,打开了“山门”,使迁西从全市唯一不通高速的县,一跃成为全市唯一的高速公路直达城区的县。正是通过这样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案例宣讲解读,才增强了“双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泛泛而谈,华而不实,甚至空对空,走过场。三是突出一个“活”字,抓好惠民案例的运用,让双惠活动有效开展。与正在开展的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开展百名工作队员“走基层、讲案例”活动,利用驻村工作队员的优势,深入所包村进行宣讲。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张立东进驻金厂峪镇清水窝村后,通过走访座谈、果树技术讲解等形式宣讲县委、县政府对板栗产业的扶持政策,以及迁西板栗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其品牌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巨大等信息,激发了该村建设百亩精品板栗园的信心和干劲。此外,还开展了百场文艺演出“进社区、进厂企、进乡村”、新闻媒体“百日集中宣教” 、“惠民故事”征文、惠民典型案例电视演讲比赛等活动,让群众知道、了解、认可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以此凝聚力量,激发干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