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老百姓乐享文化盛宴
——乐亭县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纪实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白玉奇、陈贵民、贾海凤、肖宏鹏)
农活忙了一天,乐亭县胡坨镇署里村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村口的文化小广场上“放松放松”。孩子们热衷小广场上的健身器材,青年们喜欢在小广场上玩儿篮球,老人们乐意呆在广场旁边的活动室里下下象棋。文化广场边上还有图书室,很多村民愿意静静地坐着看会儿书。也有爱热闹的爱唱歌爱跳舞的,署里村专门为文艺教室购置了一套卡拉OK,音乐一响好不热闹。署里村村民文化健身广场配有健身设备10套,农家书屋图书1000多册,光碟200多张,还有篮球架、乒乓球台、卡拉OK、象棋、腰鼓,村民文化健身广场为村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的良好场所。“现在农忙,等农闲了,村里有秧歌队、锣鼓队、健身舞队,还有老师专门教咱们唱皮影大鼓,更热闹啦!”这是乐亭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缩影。
这县14个乡镇都建有乡镇文化站,乡镇文化站干部实施上站学习制度,文化站干部每月到县文广新局集中培训学习一天。这县专业的文化辅导员就有200多人,有文艺、书法、绘画、皮影、图书管理、乐亭大鼓、皮影雕刻、广场健身舞等十几支专业的文化辅导队伍。他们深入乡村,举办乐亭大鼓、乐亭皮影、乐亭地秧歌和影人雕刻等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达1000多人。培育了夕阳红、连心桥、康乐年华等退休职工艺术团,催生了夕阳红秧歌队、耿士才京剧票友社等广场业余文艺团队,扶持了汤家河镇史家大院、王滩村文化大院等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出现了日月星艺术团等民间文化经营公司,并涌现出一大批业余文化创作队伍。目前,这县有民间艺术团体156个,社区文化艺术团16支,文体活动带头人1000多名,文化示范典型户3760个。
为鼓励业余文体队伍、文艺人才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县每年财政拨付30多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在中小学校开展乐亭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并开辟乐亭一小为乐亭大鼓培训基地,乐亭三小、吉祥寺小学为乐亭皮影教育基地,培育一大批乐亭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根据各个乡镇不同的文化特色,建立有特色的群众文化辅导基地30多个。乐亭镇和大相各庄乡擂鼓十里八乡享有盛名,发挥这个优势,建立起擂鼓培训基地,打造出了大相各庄乡30人和乐亭镇50人的两支女子擂鼓队。汀流河镇书法爱好者众多,遂建立了书法绘画培训基地。姜各庄镇很多村民爱好说唱,成立了“碧海乡音艺术团”。中堡镇离退休人员文学爱好者表现活跃,组建了“中堡镇老年文学社”。在县城,以乐安广场为平台,建立健身舞培训基地;以青春广场为中心,设立交谊舞、太极扇培训基地;文园建设“冀东三枝花茶座”,培养大批戏迷和票友。这些培训基地以点带面,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蒸蒸日上。
多年来,这县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引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举办乐亭县群众文化艺术节,为各类专业、业余文艺团体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欢天喜地闹新春”秧歌擂鼓表演赛,让全县数十支秧歌队、擂鼓队欢聚一堂;“家乡美”乡镇新春文艺演出成为每个乡镇当地百姓新春佳节的文化盛宴;“赛徒奖师”乐亭大鼓、皮影新人赛,培养了大批乐亭传统文化传人;“田园放歌”农村文艺巡演活动,各业余文艺队把欢笑送到乡村;“千场大鼓进百村”,活跃了农村传统文化;“我健康我快乐”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流动院线”电影下乡、“书香农家”图书下乡、友谊乒协会员晋级赛、“领行杯”台球赛、十八届“信达杯”中国象棋赛……遍布城乡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尤其是乐亭县群众文化艺术节从4月份一直开展到10月份,10多个主题活动规模大、范围广、主题鲜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农村群众投身到文化活动中来。
乐亭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孕育了以“乐亭大鼓”“乐亭地秧歌”“乐亭皮影”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奇葩。乐亭县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皮影之乡”。乐亭大鼓、乐亭地秧歌先后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乐亭县作为河北省唯一获奖县区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荣誉称号。这县有宣传文化志愿者4500多人,每年组织下乡演出300多场,文化辅导50多次,送图书下乡1万多册,让扎根农村的文化之花越开越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