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健康吃粽子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端午来临,粽叶飘香,各种各样的粽子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粽子好吃,吃也有讲究,过量食用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有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要少吃或者不吃,老人和儿童不宜过量进食。
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陈朝晖医生介绍,粽子全身都是宝,且是药膳的一种。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在带来清香的同时,还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蒸制时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大枣可补中益气,栗子补气健脾益肾,蛋黄富含卵磷脂、维生素A,肉类富含蛋白质,这些都丰富了粽子的营养。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贪食,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要有节制地食用,一次少吃一点,还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
粽子好吃,但是吃法也有讲究。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患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如果过量食用,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易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多吃红枣粽和甜粽子,因粽子含糖量较高,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此外,老人、小孩不宜多吃,因粽子多用糯米做成,黏性大,过量食用,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腹泻、腹胀、腹痛或便秘等症状。如果一定要吃,应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杨超、大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