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国税局驻村工作组悉心帮扶润民心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李志全、宋小婕、回佳佳)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崭新的村卫生室、房前屋后一棵棵吐出新绿的杨树……如今的开平区开平镇前陡河村焕然一新。村民们说,这都是区国家税务局驻村工作组驻村短短几个月来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
9月13日,记者来到前陡河村,一走进村西路就被围住了,乡亲们七嘴八舌说着工作组进村后的变化。村民曹玉华指着眼前这条路告诉记者,这条路是通往马陡路的必经之路,每天她都要走这条路送孙女到唐马路小学上学,“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特别不好走,要是赶上下雨天更是寸步难行。”据介绍,驻村工作组了解情况后,积极筹措资金,为村民修建了村西路和前街两条路,并对这两条路进行了绿化硬化,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现在路好走了,每天我都和乡亲们一起高高兴兴送孩子去上学。”曹玉华笑着说。
采访中了解到,前陡河村共有627户1700多口人,全村没有耕地,村民主要收入来自外出务工。今年2月,由开平区国家税务局工会主席王树田带领陈泽飞、申志合组成的驻村工作组入村后,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村庄卫生差,没有垃圾箱;村里没有卫生室,买药看病困难;村里图书室没有电脑……”村民反映的问题都被工作组3位同志一一记在工作日志上,也写进了他们心里。
万事开头难。工作组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开展了系列实事工程: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投资近30万元,更换800米自来水管道,解决村民们的饮水安全,此工程预计月底可全部完工;道路硬化工程,补修村西路和前街两条4米宽的水泥道路,总长度达到900多米,彻底解决该村的道路交通问题;安全用电工程,安装一台315变压器,对线路实施改造,解决该村长期电压不足的问题;改善村内绿化环境工程,投资近2万元,种植杨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医疗卫生工程,投资10万元,建设一个村级80平方米的卫生室,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文化生活工程,为农村书屋配备了电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卫生环境工程,添置了5个垃圾箱,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差;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工程,维修改善原有灰窑基础,解决村民剩余劳动力,全面带动村民致富。系列实事工程的实施有力提高了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水平。
“除了这些实事工程外,我们还将对村里的特殊贫困户进行帮扶。”据工作组陈泽飞介绍,由于村里没有耕地,有7户村民没有经济收入,目前工作组已经自凑资金,准备为这些村民发放生活慰问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开平区国家税务局工作人员的悉心帮扶滋润了村民们的心田,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