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杨超 白硕)12月21日,冬至,一年中最寒冷的时令。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系病科主任孙惠敏提醒,人体阳气为温煦脏腑器官收敛于内,使得气血运行缓慢,此时采用具有辛散温通的中药选穴贴敷可疏散风寒、疏经通络、温补脏腑。
中医传统的中药进补、穴位贴敷已成为市民冬季养生的首选方法。孙惠敏介绍,万物封藏的冬季是阴长阳消的阶段,体虚之人需借助外界的阳气调节体内正气相对不足的状态,平衡阴阳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或减轻疾病。数九天过后,日照时间增加,阳气始复,此为《黄帝内经》所指的“冬至一阳生”,即体内阳气开始回升,对“冬病”患者贴敷,以助其阳气的生发,顾护肌表,扶正祛邪,同时也巩固三伏贴敷的疗效。
贴敷对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易于受凉感冒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免疫力低下的群体等有较好的防病治病作用。贴敷的药物留置时间为儿童3-16小时、成人16-24小时,也可视个人皮肤敏感程度灵活掌握。
孙惠敏特别提醒,贴敷后局部皮肤发红、微痒及烧灼感为正常反应,无须特殊处理;如局部疼痛难忍或出现水泡应提前揭去贴敷药,予炉甘石洗剂涂抹。再有,贴敷期间禁食生冷、辛辣、鱼虾等发物;第三,.局部皮肤皮疹、破溃或平素皮肤过分敏感者不适合贴敷治疗;患者有发热、咽痛、咳血、咳吐黄痰时不适合贴敷治疗;2周岁以下的孩子及孕妇不宜贴敷。同时在饮食上,冬至进行养生多食鸡肉、羊肉、猪肉等温补食品,可消除疲劳、抵御风寒、补虚强身等,达到防寒固阳的目的,但量不宜太多,过食易导致消化不良。绿豆、梨、橙子、柑、螃蟹等食品属于寒性,市民应在冬季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