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救助站:流浪者温暖的家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李永合、刘建飞、施疑)日前,丰润区救助站3名工作人员和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护送小组,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和道路结冰难行的危险驱车千余公里,将突发脑出血、无钱医治的打工者陈国军送到了黑龙江省绥化市老家。2012年,丰润区救助站共救助3100人次,实施专程护送9次,其中跨省护送7次。
“我们要怀着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把救助站建设成为流浪者的温暖驿站。”这是站长徐向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更是丰润区救助站的基本工作准则。作为我市第二大救助机构,该站不但设施、环境、管理达到县区级一流水平,周到细致的服务更让受助者倍感温暖。该站建立24小时不断岗救助机制,随叫随到,及时处置。对生活无着落面临乞讨人员,进行生活救助和返乡救助;对智障、呆傻人员,保障基本生活;对重病无助者,先救治后救助,不能提供信息且无家可归的,做好临时安置工作。
去年底的极寒天气,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该站变坐等救助为巡回救助,每天对主要街道、车站、桥梁涵洞等关键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救助了3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该站高度重视对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采取先解救后救助的方法,去年解救被胁迫乞讨的未成年人2名,救助未成年人13名,有效遏止了拐卖、拐骗、胁迫未成年人和利用残疾儿童行骗、乞讨等犯罪行为。
丰润区救助站不仅是流浪、乞讨人员的温情驿站,还是无家可归者温暖的家。2000年,一名聋哑女子抱着出生不久的女儿来到该站。由于无法提供住址和个人信息,救助站就让母女俩在这里安了家。十几年来,救助站工作人员对母女俩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其女儿王杰联系了学校上学,重要节日还送来礼物和学习用品。为了让王杰感受到家的温暖,救助站的领导和员工经常带她到自家玩。懂事的小王杰总说:“救助站就是我温暖的家。我长大后,也要像叔叔阿姨们一样,帮助有困难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