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光明使者”丁树鹏情系山区贫困学子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周宏武、毛贺方、丽雪)“丁叔叔,谢谢您对我的无私帮助!您不仅解决了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更温暖了一个孩子的心……请您相信,我长大以后,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把这份爱变成对国家、对社会的最好回报!”这是遵化市一名山区贫困学生写给“丁叔叔”的感谢信,信中的“丁叔叔”是遵化市电力公司职工——丁树鹏。
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普通供电工人,46岁的丁树鹏不仅热爱供电事业,二十年如一日点亮了千家万户,还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送去温暖和“光明”。就读于西留村中学的闫丽丽是他救助的孩子之一,闫丽丽的母亲几年前患上了糖尿病,常年吃药,母亲治病、全家老小衣食住行,只靠父亲平时打点零工来维持。2011年,闫丽丽的母亲又患上了骨膜炎,对于这个不幸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给父亲减轻负担,闫丽丽决定辍学。丁树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闫丽丽家中,把500元钱递到孩子手中,对闫丽丽说:“别怕,有叔叔在,这学咱们一定得上!”高明阳是遵化市铁厂镇中学的一名学生,父亲患脑血栓丧失劳动力,母亲改嫁,家庭十分贫困。了解到孩子生活的窘境后,他辗转赶到高明阳家里,把800元钱递到高明阳手中,动情地说:“我收入不高,不然可以多资助点儿……”
就这样,300元、500元、800元……丁树鹏为资助贫困学生奔忙着。仅2012年,他就为5名贫困学生和5户特困群众捐款10000多元。“这些钱虽然解决不了大问题,但或许能帮助孩子们渡过眼前的难关,完成学业。”丁树鹏欣慰地说。
其实,丁树鹏的家庭并不富裕,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妻子身体又不好,要定期到北京医治,每年药费也要几万元,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但他仍然省吃俭用,攒下钱来救助贫困学生和家庭。家人都十分支持他救助贫困学生,从来没有抱怨过。
“我觉得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奉献社会,点亮贫困孩子的心灵,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作为一名供电工人,丁树鹏对“光明”的含义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谈到自己救助贫困孩子时,他的眼睛里闪烁出幸福的光芒。“平时从没发现你有这么美丽/披一身工装/让光明/永远普照千家万户/在困难面前/光明使者的脚步永不退缩/因为有我们的微笑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因为有我们——光明的使者……”这是丁树鹏自己写的一首小诗《光明的使者》。丁树鹏以自己的爱心和善举,向人们无声地阐释了“光明使者”的深刻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