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邮箱会诊 农民远程受益
迁安“农民邮箱”惠三农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全小松、李玉芬、丽雪)春节这几天,迁安东马兰庄的草莓种植户张玉刚忙得不亦乐乎,自己种的草莓卖了个好价钱。他高兴地说:“‘农民邮箱’帮了我的大忙!”
原来,春节前几天草莓棚室内的白粉病让张玉刚很是头痛,万般无奈下他通过“农民邮箱”向培训老师求援:“棚室里的草莓得了白粉病,可怎么用药都治不好?”不一会儿他收到邮箱回复:“你用相机把染病的小苗近距离多角度拍摄,上传到邮箱,等会儿我给你回复。”张玉刚在棚室内拍完染病草莓,把相关照片传到邮箱后半个小时再次收到回复:“这不是白粉病,是灰霉病,按照灰霉病用药的同时要提高棚室温度……”
“农民邮箱”是迁安市职教中心特别为农民开设的,通过网络邮件进行“会诊”,及时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杂症,为当地农民解疑答惑。自从有了“农民邮箱”,当地农民再也不用为找技术人员而烦难,更省去了坐车跑上几十里路的劳累,坐在家门口轻点鼠标、发个邮件,就能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
“小邮箱发挥大作用喽!”聊起“农民邮箱”,沟南庄的棚菜种植户郑翠莲更是激动不已。去年11月份,负责沟南庄的职中培训教师全小翀根据天气预报获知,近期当地将遭遇极端天气。于是他通过“农民邮箱”第一时间向学员发送防寒防冻、增温补光等技术指导信息,这让种植户郑翠莲备受感动:“太周到了,要不是老师的及时提醒,大棚损失可就大了!”
“农民邮箱”最早使用是在2011年。在送教下乡的过程中,培训教师们了解到:随着迁安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电脑、网络在农村已相当普及,最初由公共课教师建立了班级公共邮箱,用于布置作业和实习日志内容。后来,知道邮箱的农民学员多了,老师们定期适时发布农业生产信息,当地农民遇到了生产难题也通过邮箱向培训老师请教,通过邮箱渐渐实现了交流互动,形成了“农民邮箱”这一普及农业生产生活知识的平台。
目前,迁安职教中心送教下乡所有教学点的“农民邮箱”已全部开通启用,覆盖全市39个教学点,服务种植、养殖等4个专业的4015名农民学员。“农民邮箱”已发送邮件2200多件,点击500多万人次,成为农民学生获取涉农信息的重要窗口,为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加收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