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具消费过度 家长应多做正确引导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几十元一个的文具盒一学期换两个,精致的笔记本只用了几页就提前“退休”,还有各种精美的橡皮和铅笔,只因为样式太旧就被丢弃。望着被儿子淘汰的文具,路北区的张女士有点发愁。
张女士告诉记者,儿子才上小学二年级,买文具几乎成了一种习惯,每天都会捧回新的文具。张女士算了笔账,儿子每个月的文具花销超过200元。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需要买那么多的文具吗?张女士无奈地说:“哪里用得了啊,新文具用两天就换,浪费得让人心疼。”
既然心疼为何不对孩子加以限制?对此张女士解释道:“孩子将零花钱花在文具上,说明心思还在学习上,总比一味地买零食、玩具强。”而这也是很多家长的想法。
记者调查发现,文具浪费现象在小学生中很普遍。一些小学校附近,文具店扎堆开设,生意兴隆。
怎样引导孩子理性购买文具?首先,家长应该走出消费误区,不要一味地用物质满足孩子,要告诫孩子以学业为重,提倡节约、朴素的生活态度。其次,家长在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记者徐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