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庞秋原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报告二○一二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一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赵珺)4月9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庞秋原受市政府委托,向唐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书面作了《关于唐山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庞秋原在报告中说,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央、省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61.6亿元,同比增长10.4%;全部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622.6亿元和301.1亿元,增长12.1%和17.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7.2亿元,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18.5亿元,增长15.4%;出口总值43.2亿美元,增长11.2%;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98元,分别增长11.8%和13.1%;城镇新增就业10.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1%;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18%;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2%、3.5%、4.2%和1.5%。以上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人口自然增长率6.69‰,高于计划1.71个千分点,未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较上年下降了1.82个千分点。
庞秋原说,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全国沿海开放城市“第二梯队”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设具有实力、活力、魅力的沿海强市、美丽唐山的关键一年。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共设置10大类26项,其中,预期性指标19项,约束性指标7项。在具体指标安排上,坚持“低定高走”原则,既积极稳妥、又留有余地。主要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5%和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增长4%和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以上,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其削减率均完成省达目标任务。
圆满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六点。一是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理清思路,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二是更加注重改革开放。运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内力、增强活力,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拓展空间。三是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搞好环境综合整治,让唐山的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四是更加注重培育打造曹妃甸增长极。坚持“立足高、确保好、必须快”,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加快开发开放,努力把曹妃甸打造成全省第一经济增长极。五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深入了解民生诉求,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提高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六是更加注重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意识,优化市场环境,放开市场准入,加强创业咨询辅导,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努力使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
今年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包括:
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抓好项目建设管理,优化投资和项目结构,着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积极破解瓶颈制约。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狠抓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
着力做好“三农”工作,进一步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举全市之力加快曹妃甸开放开发,打造全省第一经济增长极。全面提速产业聚集,完善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建设大提速、上水平。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创新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生态环境,打造“效率唐山”“美丽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