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绿”农业填满农民腰包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我这蘑菇大棚一年能收入十多万元,比外出打工挣得多,还不太累。过阵子买辆小轿车,也体验一把有车族的快乐生活!”遵化市东新庄镇东新庄村的老李看着大棚里长势正旺的香菇,眼里充满了喜悦和憧憬。
在遵化,靠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家致富的农户远不止老李一家。据统计,目前,遵化已有10万余户农民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占农户总数的58%,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73%。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得益于这市对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近年来,该市以打造“三绿”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转型发展,“绿色”农业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遵化瞄准绿色消费需求,大力实施绿色农业战略,积极抓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仅2012年,就新增食用菌2000万棒,有机板栗、优质核桃、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7万亩。目前,全市标准化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已达25万亩。
按照国家农业标准和行业标准,遵化积极向139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科技服务和质量检测,不断加大绿色生态品牌塑造力度,去年新注册获批农产品商标35个,累计达到223个。
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遵化引导“农字号”龙头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延伸绿色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形式发展订单农业,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以板栗、干鲜果、蔬菜、畜产品等为重点,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目前,这市已有重点龙头企业5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8家、市级35家。2012年,这市农业总产值达650431万元,同比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10087元,同比增长13.5%。
(宏武双利春宝大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