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开平高新区的“三大问号”
□李志全宋小婕韩立强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日前,位于开平区的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成功晋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不仅将大大加快全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步伐,而且将对促进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作用。人们在惊叹的同时充满好奇,开平高新区快速崛起奥秘何在?
问号之一:省级高新区何以花落这里?
历经10多年发展,目前开平高新区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已有75家企业入园,64家企业建成投产,是唐山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工业区。
成立以来,园区坚持自主创新、突出特色、集聚发展的思路,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先导,先后吸引了住友重机、住友建机、拓普生物、欧伦特高压电瓷、创元方大电气等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打造创新平台,园区规划了占地2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其中产业升级研发平台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8所知名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已有多家高科技中小企业入驻,科技项目产业基地已有日牵电机、智能电子水泥包装等项目投产。目前入园的企业中,70%属于科技型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绝大多数企业都建有研发中心,并有4家市级技术研究中心。去年8月,园区顺利通过省有关部门的考察,前不久省政府正式批准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据介绍,晋升省级高新区后,园区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生物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努力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行列。
问号之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何以逆势飞扬?
去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开平高新区却逆势飞扬: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亿元,同比增长4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33.3%。
据开平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这样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抢占了市场竞争制高点。唐山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价格不降反涨,全年营业收入达到4285万元。和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的创元方大电气,5月份投入生产后,产销两旺。河北银水集团大力延伸产业链条,投资15亿多元新上了轻型钢轮和气体保护焊丝项目。企业负责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盘条每吨售价仅4000多元,加工成焊丝,每吨可卖到近6000元。
二是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入园企业数量增加。全年共有续建、新开工和计划新开工以及谋划项目49项,其中续建项目12项,新开工和计划新开工项目10项,前期谋划项目27项,计划总投资180亿元。随着住友重机二期、住友建机二期、大连日牵、智能电子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以及9家新企业入园,园区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问号之三:何以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
开平高新区始建于2002年,借助园区模式,迅速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2011年成为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近年来,园区经济增长速度均保持在30%以上。除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规划科学等因素外,还和园区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密不可分。
截至目前,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4亿元,实现了“八通一平”(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燃气、通讯、光纤、公交、场地平整),产业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同时,强化服务意识,从投资洽谈、施工建设到投产经营,为客商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营造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项目建设是园区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加快产业聚集步伐,多年来,园区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和跨国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团组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招商形式,谋划实施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自2007年世界500强——日本住友集团落户以来,先后有日皮胶原蛋白等10家日资企业相继入园,使园区成为全省重要的日资企业聚集区。在去年举行的全区经贸洽谈会上,园区8个项目签约,投资金额100亿元。目前,园区累计利用外资近3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入园企业75家,企业总投资规模150亿元,经营领域和主要产品涉及15大类40多个品种,成为开平区科学发展的主战场、转型升级的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