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良心课”
——我市第二届食品行业道德大讲堂小记
□吴艳梅李艳辉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近日,在我市举行的第二届食品行业道德大讲堂上,全市200余家涉及种植、养殖、屠宰、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食品企业负责人在主持人的带领下齐声朗诵古人道德经典名句。
这是一堂触动心灵的“良心课”。这节课,承载着“把中华传统美德和孝道、厚道的思想融入至每一位厂长、经理的血液中,促其自觉承担起保卫食品安全”的责任。“我们要时刻牢记法律的威严和做人的准则,用中华传统文化提升道德和修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在大讲堂上,应邀前来授课的海南省司法厅原副厅长张发语重心长地说。
民以食为天。怎样才能打造一个健康、安全、放心的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环境?我市坚持“铁腕”整治:2012年,在全市开展的打击“私屠滥宰”“非法添加”“假劣酒”“地沟油”“瘦肉精”等五项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查处各类案件344起。然而,刚性的措施往往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问题的背后是有些食品行业从业者责任的缺失。于是,旨在警醒企业“用良心和道德做食品”的道德讲堂在我市开设。
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唱《公民道德歌》……有了第一届的成功经验,第二届食品行业道德大讲堂更加精彩纷呈。整整4天时间,课堂邀请了来自全国的8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传经诵宝,全市200余家从事食品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听课热情高涨,接受了一次全面、深刻的道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