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 > 唐山 > 专题 正文
关键词:
 
    唐山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已经走过了10年的艰辛历程。10年,从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荒岛变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妃甸用坚韧不拔、科学发展,书写出一个个动人的传奇,竖立起一座座不倒的丰碑。曹妃甸过去10年的历史,生动地昭示出一个铁律真谛:只要怀揣着美丽的梦想,脚步就不会停滞;唯有用坚定的意志,方能走上灿烂的彼岸。
沧海潮歌
 

  伴随着渤海湾日夜不息的潮音,曹妃甸的开发建设走过了10年的艰辛历程。

  10年,当机械的轰鸣替代了荒岛的沉寂,当林立的吊塔成为沙滩上的风景,曹妃甸用10年长大50倍,书写了沧海桑田的传奇!

  曹妃甸,沧海潮歌!

  潮 起

  2003年3月,全长19.5公里的通岛路破土动工。

  时进7月,巨大的风暴潮裹挟着滔天巨浪,铺天盖地向通岛路压来……

  巨大的风暴潮没有压垮唐山人的意志。……[详细]

昂起龙头
 

  曹妃甸,高高地昂起了龙头!

  走向海洋

  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在洋务运动中创造的全国“五个第一”,成就了唐山“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的美誉,并在以后近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钢铁、煤炭、水泥、建材为框架的工业体系。

  以资源开发为底色的工业体系,为唐山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同时,也使唐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唐山,必须从资源依赖的窠臼中走出来。于是,唐山的决策者把目光投向了曹妃甸。……[详细]

项目支撑
 

  初夏时节的曹妃甸,自然景色迷人,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从各个码头到工业区、生态城、主城区、南堡开发区的各个项目建设工地,到处是塔吊林立、车流不断的景象。尤其曹妃甸工业区更是龙头高昂,区内7大园区崛起了一大批支撑曹妃甸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截至目前,曹妃甸区已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52个,总投资5611.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217个,总投资2831.1亿元。

  10万建设大军创造了“曹妃甸速度”

  以2003年3月通岛路开工为标志,曹妃甸开发建设已有10年。

  10年间,曹妃甸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凉沙状小岛,已由4平方公里变成了210平方公里,小沙洲变成了道路宽敞、厂房林立、办公生活设施齐全的新兴工业区。……[详细]

循环经济
 

 如果说曹妃甸是河北沿海地区一顶绚烂皇冠,循环经济就是这顶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到把曹妃甸建成“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窗口、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曹妃甸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指明了曹妃甸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创出一条工业聚集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来。

  10年间,曹妃甸的循环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里,循环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循环经济的成果处处可见,发展循环经济为曹妃甸带来了巨大潜力和勃勃生机。……[详细]

曹妃甸:乘风破浪正当时
 

  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吹响了河北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号角。作为全省沿海地区发展的主战场,曹妃甸主动顺应发展大势,紧紧抓住难得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努力实现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强力打造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新引擎。今年,曹妃甸区在建和前期亿元以上项目202项,总投资3789.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60项,总投资2777.7亿元。1至4月,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14亿元。

  以2003年3月通岛公路开工为标志,曹妃甸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1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就达1000多亿元,港口、铁路、公路、输水、输电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完成。特别是发扬“精卫填海”的精神,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吹沙造地,把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沙岛,扩张为210平方公里的广阔陆域,创造了“10年长大50倍”的奇迹,形成了支撑曹妃甸未来长远发展的宝贵土地资源优势,托起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具备了产业大规模聚集的基础和条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