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志愿服务让“大爱精神”遍地涌流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刘江涛、马志英)1919年,革命先驱李大钊在他的著述中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应是‘协合、友谊、互助、博爱’之精神,应将其‘推及于四海’”“断断不可把这个‘爱’字关在一个小的范围内。”90多年后的今天,在大钊故里,乐亭人铭记先贤教诲,将以“大爱”精神为内核的志愿服务活动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为数众多的志愿者每天都在谱写着一段段动人的爱心故事,促进了城乡文明水平的显著提升。
日前,在乐亭一家企业上班的志愿者张亚民正在积极筹备为本县12岁少女赵悦的第三次手术举办新一轮捐款活动。赵悦是姜各庄镇后梁村的一名农村女孩,因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先后骨折住院16次,成为不敢离家半步的“玻璃女孩”,本就困难的家里为给她治病已经一贫如洗。近两年来,在张亚民等志愿者的组织下,社会上的众多爱心人士先后为赵悦捐款5万多元,资助她在天津进行了两期矫正治疗手术,使她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转,只要再施行一次手术就能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令张亚民欣慰的是,他筹备第三次捐款的想法刚一在网上透露便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大家纷纷询问捐款活动的时间、地点。“这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志愿者激活‘正能量’的成就感,这样的事我会一直做下去。”张亚民说。
像张亚民一样,如今一批批立志投身公益事业的普通民众,正在大钊故乡的土地上以志愿服务形式筑牢社会的和谐根基:以“乐亭吧”吧友为主体的网友群体,多次发起救助患病学生、为流浪老人找家等公益活动,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通过网络平台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县医院青年志愿者多次救治和资助流落在医院附近、身体有伤病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异乡人,并协助他们返回家乡;还有赤手空拳制服持刀抢包歹徒的退伍军人孙晓伟;拾得大量钱款后经过苦苦寻觅归还给失主的中学生赵冬冬、梁若兴;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少年党翊桐……这些肩负时代担当、传续道德力量的公益志愿者,正在用他们高尚的情怀诠释着“新时期博爱精神”的真谛。
家住乐亭镇铁庄村、年近七旬的俎明哲大爷是一位独居孤寡老人。虽是古稀之年、身边乏人照顾,但俎大爷却丝毫感觉不到“晚景落寞”:同村的王玉安夫妇等几位志愿者经常跑到家里来,不但细致入微地关照老人的饮食起居,还陪老人唠嗑儿打牌找乐子,平时有个大事小情一个电话过去就会有人过来帮忙,沐浴在温暖中的俎大爷脸上总是挂着喜滋滋的笑容。
俎大爷只是乐亭众多社区(村街)志愿服务活动受益者之一。乐亭县始终把培育城镇社区和农村村街志愿者群体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一环,在县文明委的积极倡导下,县城范围内的11个社区和全县14个镇乡、街道办普遍建立起了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服务行为越来越生活化、常态化,覆盖面逐步扩大:茂源、曙光社区的“帮孤助困”志愿者通过结对帮扶,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提供生活救助、心理服务,使他们倍感社会温暖;健康、宏光社区的“保洁保健”志愿者通过常年参与居住区保洁护绿、定期邀请医护人员入区为慢性病及行动不便患者义诊,成为社区群众的“健康使者”;古河乡西坨村的“文体娱乐”志愿者通过经常性组织村民开联欢会、趣味运动会等形式,把欢声笑语带入家家户户……众多活跃在街巷楼宇和田间地头的志愿者就像“天使”一样,把爱和幸福充溢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
如果说公益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是乐亭普通群众奉献精神的践行者,那么党员志愿者群体便是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又一亮丽风景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志愿服务让我的人生更加充实厚重。”乐亭县医院内二科护士长于英,是这县党员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之一。多年来,她用家人般的情怀默默关爱着每一位患者,多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捐款捐物,从细微处做起,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成为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楷模。体现在于英身上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格,如今已成为全县很多党员群体、个人共同的价值追求:近年来,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坚持开展“一助一”结对扶贫,自掏腰包资助城乡贫困群众,已累计捐款捐物达数百万元,并做到“帮扶对象一天不脱贫,结对干部一天不脱钩”;全县近二分之一的村建起了“党员为民服务站”,大批有特长的农村党员牺牲个人时间,为普通群众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帮扶、家庭矛盾调解、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成为乡亲们过日子的“主心骨儿”;闫各庄镇地税分局党员干部十余年如一日为多名贫困学子提供资助,被乡亲们誉为“穿制服的活雷锋”……在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诞生的地方,广大党员志愿者正在志愿服务中挥洒着党员情怀。
心行小善,大爱渐盈。在志愿服务活动“催化”下,几年来,乐亭县涌现出好人好事万余件,评出“大钊故乡新雷锋”感人事迹600多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归属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与此相呼应,群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率不断攀升,全县城乡经常性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员已达5000余人,志愿奉献精神正在越来越强烈地激荡在大钊故乡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