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原创网评 正文

莫让“好心”受委屈

  拿着低保存折去银行取钱,银行柜员错将280元看成2800元,储户主动归还多给的钱款时,竟遭到柜员误解。李先生郁闷的是,他的一番好心竟然遭到银行工作人员的误解。第二天下午,这位工作人员才向他道歉,他的心这才宽慰了不少。(7月11日,腾讯新闻)

  社会需要行善,行善依靠人人。做好人是社会对和谐的呼吁,做好事是社会对人性的期望。现在老百姓普遍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钱袋子慢慢鼓了,干好事的人咋越来越稀少了?法律渐渐的完善了,犯罪的咋越来越猖獗了?网络技术发展了,负面消息咋越来越频繁了?

  2800对于每天开着玛莎拉蒂的郭美美来说可能只是一顿饭钱,对于落马的刘志军来说可能只是一只皮鞋的价格,对于“表哥”杨达才来说可能还不够一个表针的钱。但对于领着低保的李先生,却相当于他领取低保的10倍。

  李先生说“2800元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那不是自己的钱,他拿了也无法安心。”一个下岗工人、一个贫困家在面对对于他们来说如此巨大的诱惑之时,他们选择了将钱退回。李先生可谓好人,退还银行多给的钱可谓好事。

  让李先生没想到还钱比拿钱还费劲。银行的内名办错帐的出纳无理的态度,让人气愤,更让人揪心。行风整治的成果在哪里?是谁给了服务行业无理的权力?不是说顾客是上帝么?难道在银行员工是圣母?如此的以怨报德,怎么让正能量在社会传递?

  当物质文明在大跨步向前跑之时,将精神文明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这样社会发展的畸形必然会导致社会风气的不正。好人没好报、以怨报德的社会事件才会频发。

  联想到的南京彭宇案,以及后续一系列被称为“扶老人”事件。这些事件的影响更大,也更深远。且不论当事人是不是真的肇事者,“扶人反被讹”“好人没好报”等思想已经深深的植入老百姓的脑子了,以后再有类似事件的发生?谁又敢去帮?谁又敢去扶?

  呼吁大众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是亲人、同事,哪怕是顾客,甚至是陌生人。我们微笑相见,真诚以对。不让好人没好报称为社会主流思想,不让“好心”受委屈。(元东)

编辑 冯叶
.
相关新闻:
唐山:滦县人社局为农民工讨薪1800多万元   13-07-12
迁安市乡伊香农林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13-07-10
记绿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永红   13-07-10
维吾尔族青年唐山致富回报社区   13-07-10
唐山绿盈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   13-07-10
.
 
.
 
热点新闻
·6时38分,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
·唐山港1至6月份吞吐量稳中有升
·全国最大规模!唐山人工海草床修复工程启动
·拼在一线,曹妃甸移动网络人用行动诠释“死磕”精神
·拦路抢劫还打人!玉田警方40分钟破案,29岁男子落网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集中交办暨优秀代表建议和优秀承办单位表彰会
·唐山人的身份证值钱啦!吃、住、游、购、娱都优惠!
·新华社聚焦|曹妃甸:特色种植促增收
·曹妃甸口岸上半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超9000万吨
·曹妃甸区供销社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会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