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原创网评 正文

新老人法实施使“老人赡养”驶入道德、法律双车道

  1999年《春晚》上,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时至2013年7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将中国老年人赡养从社会常理、家庭道德、伦理道德的层面引入了法制化轨道,为实现中国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了道德、法律的双重保障,使中国“老人赡养”驶入道德、法律的双车道,开创了中国敬老养老历史的先河!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百德孝为先,教化国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改革发展成果令世界瞩目。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正面临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空巢老人赡养以及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不到关心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家庭的精神赡养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最好途径,经常常回家看看或者打电话、发短信、写信问候都能够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很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从而造成社会道德、家庭道德和伦理道德作用力的日益下降。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施,从政策和法律上给予中国“老人赡养”以强有力的支持,弥补了人伦道德教化上的空白部分。政府与社会从法律和规定上培养教化国人要养成孝顺老人的行为习惯,用“立法”和“教化”两个轮子推动国人进入孝顺的“轨道”,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老人赡养”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俊庭)

编辑 冯叶
.
相关新闻:
唐山:百名患白内障困难老人将复明(图)   13-07-17
唐山:老人遛鸭 风景这边独好(组图)   13-07-16
代看望老人你怎么看?唐山受访者均表示不能接受   13-07-16
唐山:迁安八旬老人20年自办板报“周周谈”   13-07-16
精神财富传儿孙 耄耋老人写三百万字“家庭档案”   13-07-16
.
 
.
 
热点新闻
·6时38分,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
·唐山港1至6月份吞吐量稳中有升
·全国最大规模!唐山人工海草床修复工程启动
·拼在一线,曹妃甸移动网络人用行动诠释“死磕”精神
·拦路抢劫还打人!玉田警方40分钟破案,29岁男子落网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集中交办暨优秀代表建议和优秀承办单位表彰会
·唐山人的身份证值钱啦!吃、住、游、购、娱都优惠!
·新华社聚焦|曹妃甸:特色种植促增收
·曹妃甸口岸上半年外贸货物吞吐量超9000万吨
·曹妃甸区供销社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会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