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渤海新闻网>唐山>综合新闻 正文

幸福发自心间-探访玉田鸦鸿桥镇刘现庄村新民居

  http://www.huanbohainews.com.cn   2013-07-23 9:13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幸福,发自心间

——探访玉田鸦鸿桥镇刘现庄村新民居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今朝 丽萍)在玉田鸦鸿桥镇,有个令人羡慕的村庄,那里经济繁荣又民风淳朴,那里的农民既享受着田园清爽的风光,又有不输于城市的环境,这就是鸦鸿桥镇刘现庄村的新民居工程。日前,记者走访了这里的新民居。

  古老还乡河畔的刘现庄村拥有600年的历史,人杰地灵,有着辉煌的往昔:抗日爱国人士刘善琦、戏剧艺术家沙蒙、“王致和”腐乳的创始人王宪文等等都生长在这片土地。改革开放后,这个紧邻京沈高速公路和鸦鸿桥市场、具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小村庄,商品经济得到迅猛发展,2011年,全村实现产值1.8亿元,人均收入过万元。更引人瞩目的是,刘现庄村告别了世代耕种的田园生活,做起现代化的新农民,住进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新民居里。

  2010年,该村启动了新民居建设工程,整个规划工程占地158亩,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可容纳1200户、5300人入住。一期工程建设11栋多层住宅楼,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可容纳570户、2000人入区居住,已在2011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二期工程设有村民服务中心、小学校、中心健身广场、大型综合超市等服务设施,建成之后,可容纳2000户入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民居里,记者拜访了该村村民邢百荣。

  作为刘现庄村第一批住上楼房的居民,邢百荣说起新民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老房子和如今的新民居不可同日而语,在传统的农村老住房里,最难过的就是冬天,生炉子做饭,脏累不说,温度也难以保障,整个冬天总得穿着厚厚的棉服。如今新民居的室内温度冬天也能保持在20多摄氏度,而且还是地暖,冬天光着脚走在上面,也不会感觉寒凉。说起新民居的环境卫生,老邢更是赞不绝口,他骄傲地说:“我们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形象。”的确,在他家里,记者看到客厅宽敞雅致,厨房整洁光亮,和城里民居别无二致。在这儿,你看不到印象中的农村粪便脏水,看不到到处堆积的柴堆杂物,而以前住老房子的时候,房前屋后都是村民烧火做饭的灰土,现在住进新民居的村民家家做饭或用煤气或用电,即省事又干净。老邢还指着窗外宽敞笔直的柏油路说,以前的街道,遇上下雨天气,村民出行进出两难,整个街道满目泥泞,如今宽阔的柏油路给出行村民带来极大方便,也大大促进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邢百荣的感慨得到另一户新民居居民张太林老人的赞同。今年70岁的张太林四世同堂,他家三处老宅全部置换后搬进新民居,真是和过去有天壤之别。老人介绍,过去住老宅时,冬天洗菜、刷碗用热水都得去抱柴现烧,天寒地冻,十分辛苦。如今,打开水龙头就是热水,洗洗涮涮再也不发愁了。张老还赞叹,以前老宅的厕所都在院子外面,多冷多黑要方便也得出去,年岁大了,腿脚不太好,去一趟厕所就犯愁。现在,不用出屋就可以方便了,解决了老年人的一大难题。

  站在刘现庄村一栋栋高大美观的新民居旁,看着过往村民恬静的姿态和脸上满溢的笑容,记者由衷地为新民居叫好,为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高兴。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冯叶
.
相关新闻:
滦县大学生村官为村民帮办事务3000余件   13-07-11
记迁安市周官营村党支部书记马存瑞   13-07-11
唐山:西礼尚庄动迁"村民自治"巧破拆迁难   13-07-08
唐山:高新区刘家洼村民刘玉存等勇救三名落水学生   13-07-02
唐山高新区5名村民勇救落水学生   13-07-01
.
 
.
 
热点新闻
·河北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唐山举行
·唐山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最新限行通知出来了!唐山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
·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
·丁绣峰: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唐山·曹妃甸港西宁内陆港揭牌
·唐山召开11月份空气强化管控措施部署会
·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在唐山调研
·【聚焦2019世界城市日】菲律宾圣罗克市市长:唐山生态恢复方面做得非常好!
·2019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唐山开幕(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