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档案局(馆):全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遵化市档案局(馆)馆藏档案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载体多样。馆藏档案198个全宗、11.5196万卷,先后荣获“省一级”档案馆、“河北省十佳档案馆”“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遵化市档案局(馆)深度开发馆藏资源,提供利用工作成绩显著。近年来,通过利用档案解决了工人退休工种、工龄确定,调转手续不全,职称评定,落实政策等问题万余例。知青档案为唐山、天津、内蒙古等多地的老知青证明了身份,让他们享受到了国家政策规定的各项优惠待遇。根据河北省关于对代课教师落实政策相关文件精神,遵化市档案局(馆)完成了全市近千名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的确认。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工作查考的同时,遵化市档案局(馆)通过利用馆藏档案先后编制并出版《遵化大事记》《遵化党史》二卷本及《鲜红的旗帜永飘扬》等多项编研成果。
为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馆搭建平台,大力开展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一、加大了涉农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力度。为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及时调整接收进馆范围,将涉农部门的有关业务档案列入接收范围,目前,已接收土地延包、林权改革、计生、公证、科技管理、农业区划等专题档案9694卷。二、全力搭建档案资源共享平台。遵化市市直及乡镇125个单位安装了遵化市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建立了案卷级、文件级、全文档数据库。开通遵化市档案信息网站,为各单位设置系统入口,分配用户名和密码。各单位依托党务内网,实现了馆、室之间互通互联,档案著录、接收、指导等工作实现了网络化管理。三、馆藏“涉农”档案优先共享。遵化市档案馆对馆藏有关“三农”政策的文书档案、现行文件、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承包合同、林权改革、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公证等凭证性专题档案优先著录、优先扫描、优先挂接、优先利用,优先全文档网上查询。截至目前,档案馆共扫描档案670万幅,完成了涉农档案的文件级目录著录和全文档扫描、挂接,录入5万余条目,扫描55万余幅。同时,该馆还将扫描打包的土地延包档案1469卷72758条目数据、林权档案1108卷20420条目数据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各镇、乡、村档案室,并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村民在各镇乡的利用大厅就可以查到相关信息,逐步实现了查阅打印一体化,提高了档案查准率。苏家洼镇小王庄村为切实实现涉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现存1950年至2012年档案资料全部进行扫描,建立了数字化档案室,实现了全文数字化检索,极大方便了村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