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档案馆:品读遵化历史 尽展惠民风姿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记者 徐喆 通讯员 陈维 代爱华)遵化市档案局(馆)馆藏档案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载体多样。馆藏档案198个全宗、11.5196万卷。全局(馆)工作人员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先后荣获“省一级”档案馆、“河北省十佳档案馆”“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资政惠民,档案全面服务社会。遵化市档案局(馆)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度开发馆藏资源,提供利用工作成绩显著。近年来,通过利用档案解决了工人退休工种、工龄确定、调转手续不全、职称评定、落实政策等问题万余例。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档案也为唐山、天津、内蒙等多地的老知青证明了身份,让他们享受到了国家政策规定的各项优惠待遇。根据河北省关于对代课教师落实政策相关文件精神,遵化市档案局(馆)完成全市近千名代课教师身份和工作年限的确认。在为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工作查考的同时,通过利用馆藏档案先后编制并出版《遵化大事记》《遵化党史》二卷本、《鲜红的旗帜永飘扬》等多项编研成果。中央党史办调阅大量珍贵的文史资料编写了1949至1956年合作化运动的调研报告。天津市著名作家刘功业来馆参考遵化革命档案,编著名人《闫达开传》。遵化市第一实验小学通过查阅遵化六七十年代的五小工业档案、照片,编著了校本课程《可爱的遵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珍贵档案,再现央视荧屏。五十年代初期,以合作化运动闻名全国的“穷棒子社”的带头人王国藩,他所领导的“穷棒子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以“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享誉中外的沙石峪领头人张贵顺,成为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王国藩和张贵顺作为颇具影响的全国劳动模范,自1951年至1976年间形成了大量的档案资料、照片、电影胶片和实物,总计7800件(份),折合780卷。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记录和见证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历程。沙石峪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基地,得到了档案馆大力协助。中央电视台七套《城乡统筹》节目组对遵化市西铺村的相关档案资料进行拍摄,国庆前夕在中央七套播出,被毛主席誉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的“穷棒子社”的亲笔批示得以再现央视荧屏。
搭建平台,资源共享,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涉农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力度,全力搭建档案资源共享平台。遵化市市直及乡镇125个单位安装了《遵化市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建立了案卷级、文件级、全文档数据库。开通遵化市档案信息网站,为各单位设置系统入口,分配用户名和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