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优秀文化 助推转型升级 促进社会和谐
千余支女性社团添彩美丽唐山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赵珺 通讯员席晓军、鄢小杰)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市巾帼社团联谊会积极组织1400多支女性社团,投身沿海强市、美丽唐山建设,在宣传优秀文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积极作为,充分展示了巾帼社团组织的靓丽风采。
引领精神文化的新名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巾帼社团专场演出、“美丽唐山、幸福家园”巾帼社团汇报演出,用生动的原创作品诠释党的十八大精神。一年来,全市各社团组织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深入到农村、社区、驻唐部队演出3000场次,吸引20万妇女群众广泛参加,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围绕家庭美德文化培树,各社团组织发挥优势、各显其能,积极推进“四进家”活动。推进科学教子文化进家,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依托“千场家庭教育讲座工程”,举办公益大讲堂18场、进村入户开办流动课堂100场,带动基层开展各类公益讲座1036场次,5.5万户家庭受益;推动孝道文化进家,围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好母亲、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的先进典型,发放宣传读物2万余册;推进廉政文化进家,社团编排小品《送礼》、群口快板《党的卫士廉政使者》等作品百余件,弘扬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家风;推进健康文化进家,围绕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题,以讲座、座谈交流、发放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健康养生知识的推广。
助推转型升级的新力量。各社团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大胆进行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探索和尝试,提高女性社团组织的贡献率。
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作贡献。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双学双比”女能手创建了一批规模种植、养殖业巾帼示范基地,带动农村妇女和城镇退休、无业妇女实现居家增收致富。建成规模养殖场31个;建成“三八绿色工程”基地120个,总面积达52000亩;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6920亩;培养农业企业、合作社500多家,带动11万多名农村妇女参与基地发展,年人均增收2000元。
在推动服务业发展中作贡献。以妇女手工文化沙龙为依托,在社区(农村)设立活动站,为女性创业搭建提升技艺、合作交流的平台,引导女能人创办公司、开办手工工作室、从事手工文化产品经营。组织县乡村三级妇联组织携手联动,在妇女手工文化从业者相对集中的村镇、社区建立加工基地,方便妇女就近参加培训,就近领取加工任务,就近推介自己的特色手工作品。遵化格格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已带动2000多名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自主研发、创意的手工文化产品不仅在清东陵旅游区备受游客青睐,还作为政府采购的访问礼品走出了国门。
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路径。社团成员发挥生活居住集中的区位优势,以“帮助居民、服务社区”为宗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担当“三员”。担当义务巡逻员。社团成员自行确定时间统一行动,在居住地进行义务治安巡逻。路南区福乐园舞蹈队、路南区福乐园社区合唱团两支队伍,组成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成了维护社区安全的一道坚强防线。担当民情信息员。通过与居民面对面、心贴心,及时向社区(村)干部或相关部门反馈民情民意,并协助解决广大居民反映的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架通了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担当矛盾调解员。发挥联系与沟通的优势,及时掌握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在说笑间及时化解不良情绪,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社会稳定。
我市女性社团活动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当前她们又把活动的重点放到文明城市建设中来,用实际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通过开展交通文明劝导、百日奉献、文明我先行等活动,做城市文明的宣传者、倡导者、实践者。唐山金凤凰腰鼓队队长陈秀荣带领队员2400人次到城市交通要道,耐心劝导行人和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参与道路交通。组织开展各种优化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家园、清理脏乱改变陋习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以农村(社区)嫂子志愿保洁队为示范,带动城乡妇女参与改善城乡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