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交通局长坐非空调公交满脸汗,决定提前换车。今夏高温天,市民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可谓是备受煎熬。8月13日下午,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就亲身体验了一把“蒸笼车”,体验之后,邵局长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据了解,苏州目前共有非空调车725辆,本来要到2015年才能全部退出。(8月15日《扬子晚报》)
交通局长“亲自”乘坐公交车,效果那是相当的显著:他在满头大汗中体验到了公交司机和普通乘客的“煎熬”,这也促使他做出了“提前换车”的“英明”决定,加快了城市公交系统的升级换代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正因如此,苏州交通局长的这次体验在网上受到网友的好评,大呼给力。
不过,这件看起来皆大欢喜的好事背后,还是有一些细节值得我们深思。交通局长坐公交,只是个“偶然事件”。据悉,交通局长在下午最炎热的时候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源于8月8日苏州电视台推出的《对话苏州》节目录制现场,两位公交达人邀请邵建林体验一把108路非空调公交车。他8月13日下午乘车,就是为了兑现他的承诺。如果没有那期电视节目,如果没有公交达人向局长提出邀请,局长还会“亲自”体验公交车吗?他还会做出“提前换车”的决定吗?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仅仅坐了一回公交车,就当即拍板决定“提前换车”,一方面说明公交车上的闷热环境让局长不堪忍受,另一方面是否也暴露出,身为交通局长的他以前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亲自”乘坐过公交车?如果他早点这么“亲自”一下,公交的升级换代是否还能再提前一点?
这也让公众产生了一个新疑问:各地的交通局长,有多少从没坐过公交车?他们是否也该学学苏州交通局长的“先进经验”,马上到公交车上去体验体验?现在的很多事情,领导重视了,就好办了;领导不重视,就只能拖下去。而引起领导重视的方法之一,就是想办法把领导从舒适安逸的办公室里请出去,多深入基层、多到民生一线去“体验生活”。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群众“邀请”,也需要领导提高认识,同时更需要有制度来予以督促。(郝昌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