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天臭味没有了飞舞蚊蝇不见了 农家院建起新式厕所
2015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厕所卫生无害化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魏伟)臭气熏天、蚊蝇飞舞……这是记者记忆中的农户厕所。8月28日,记者来到丰南区大齐各庄镇鲁家庄村发现,家家户户使用的“双瓮式”厕所彻底颠覆了记者的印象,清新干净,臭味、蚊蝇、蛆虫已然绝迹。据悉,随着我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农村厕所改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逐渐步入千家万户。
8月28日上午,踏着秋雨,记者来到丰南区大齐各庄镇鲁家庄村。走在村内平整干净的水泥路上,记者发现一排排农家院的院墙外都竖着一根白色的长管,临近墙根处,还有两块厚实的水泥圆板。大齐各庄镇副镇长董荣贵说:“竖着长管的都是安装‘双瓮式’厕所的农户。白色的长管是厕所排放异味用的,水泥板下面是厕所的储粪池和发酵池,发酵后产生的粪渣是无公害的肥料。”
走进一户农家院,记者看到厕所与洗澡间在一进门的房间内。打开厕所的门,墙壁、地面铺设了洁白的瓷砖,与城市楼房内的厕所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村民董志军说,以前,他家与其他农户一样使用旱厕,平时臭味扑鼻,到了夏天,更是蚊蝇满天飞、蛆虫满地爬,难以如厕。去年,村里各家改装新式厕所后,臭味、蚊蝇、蛆虫都没有了,生活环境更好更卫生了。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双瓮式”厕所只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清理一次,而且,“双瓮式”厕所的冲洗非常省水,经过加压,每次只需要大约一杯水就能冲洗干净。
董荣贵说,该镇自2009年起,在大田港村、林屯村、王楼村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安装了“三格式”厕所,去年又在鲁家庄村、小公庄村、李坨村安装了“双瓮式”厕所。工作伊始,由于村民对新式厕所了解不多,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他们便在村里建试点,让村民去看去了解新式厕所的好处。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村民们的观点发生了转变。“现在,好几个村都想改建。”董荣贵说。今年,大齐各庄镇的农村改厕工作还将继续进行。“去年,农户改造厕所,国家每户补助500元,丰南区每户补助500元,村民没花一分钱。”
“双瓮式”“三格式”厕所到底是怎样的?记者了解到,“双瓮式”厕所主要由漏斗形便器、前后两个瓮形储粪池、过粪管、后瓮盖、厕室、排气管等组成,具有密封好、造价低、结构简单、粪便无害化程度高、易推广等优点。 “三格式”厕所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容易、流程合理、价格适宜、适应性强、卫生效果好等特点。三格化粪池由三个相互连通的密封贮粪池组成,粪便由进粪管进入第一池依次顺流至第三池。
据悉,按照《唐山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市推广双瓮式、三格式厕所,推进粪便卫生无害化处理。截至2012年底,我市共改建卫生无害化厕所10.04万座,万座以上的有迁安市、乐亭县、滦南县3个地区。到2015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厕所卫生无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