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洗不净霉变良心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徐晓健)“乡巴佬”休闲食品,作为浙江温州特产销往全国。但记者暗访发现,一些被超市退回的过期、变质鸡腿、鸡翅、鸭头等熟食,被用洗衣粉清除霉变物,烘干暴晒,添加化学物后,又进入市场。有黑作坊,一天就能卖出1.5吨经“整容”的过期熟食(据8月23日新华社)。
表面看似鲜香可口,背后却是商家昧良心乔装打扮的龌龊勾当。“整容的过期熟食”,让人感到不止恶心反胃,更有商家道德缺失、良心“霉变”,以及食品监管部门的职责缺位。
类似乡巴佬“整容过期熟食”的现象,其实在食品行业不会仅此一家。有朋友说美味菜肴、可口食品看上去挺有食欲,但看了其制作过程或去了食品车间生产后就不敢吃了。一朋友到小饭店小吃店检查工作,上班第一天他就告诉好友,看了后厨的卫生以后再不敢到这些地方吃饭了。其实,这些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仅靠少数人的发现和媒体曝光,是不能真正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真正为食品卫生安全负责,除了要有食品监管部门严格把关,更离不开企业自律。
为消费者提供干净卫生的食品,是食品生产部门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有人说食品行业吃的是良心饭,一些生产细节及过程不为外人看到,如何做,做到啥程度,全凭自己的良心。我市一家老字号饭店一位老厨师,几十年不留长指甲,上灶前必洗干净双手、穿好工作服、戴好发帽,灶前掂勺有时半天也不上一趟卫生间,以示对食客的尊重。这些虽然只是细枝末节,但体现出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值得称赞和提倡。作为食品企业经营者,不应“钱”字当头,以有损大众健康换取自己的不义之利。而应秉承正确的经营宗旨,把握住每一个食品生产环节,引领员工干良心活,吃良心饭。
洗衣粉清除的不止是霉变物,更应有商家的霉变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