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唐建勋 通讯员张亚楠)丰南区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等有力举措,实现了城区市容整洁,社区环境优雅,农村卫生达标。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这区专门制定了城市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把卫生保洁任务层层分解,逐项逐环节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区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村(居)和路段,村(居)委、社区干部包庭院和街巷的逐级包干负责制度。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培养教育农民养成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引领共青妇等社团组织广泛参与卫生保洁行动。
加大投入,财力保障。区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清运和环境卫生管理奖补。资金使用实行与“五个一”管理考核、与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建筑垃圾填埋处理和管理、与农村环境卫生物业化管理推进速度和质量、与环卫管理创新相结合,调动环卫从业人员积极性。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制度保障。各镇、村区域内的住宅、企事业单位、农家乐等各类经营活动场所均实行包门前卫生、包门前秩序、包门前容貌的“门前三包”制度。建立巡查监督制度。通过明察暗访、通报、曝光等强化督促检查。各乡镇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办法及考核奖惩制度,把卫生保洁与村干部工资、各项评先挂钩。各村组成监督小组,监督保洁员工作及农户门前三包情况。实行物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公共环境治理和维护任务分段打包,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管干分离,有效化解长期以来环卫工作由政府统包统揽、难以激发内部活力和作业服务效益低等问题,提高了环卫作业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