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小学老师孙泽长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孙占希)孙泽长,原名孙元龄,迁西县新集镇孙家峪人,我的小学老师。他1938年参加革命,1970年离休,2007年9月20日因病逝世。他离开我们已6年了,但我依然感到他仍然活在人间。
孙家峪是革命根据地,孙泽长年轻时就投身革命。1939年,孙泽长开始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当时学生所用的课本都是祖辈留下的旧课本,或是当时流行的奴化教材。于是孙泽长决定自编教材,除认真编写教材外,还得为每个学生抄写课本。他编写的教材紧密结合形势,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欢。丰滦迁县长于沐之来我村时,被孩子们“不擦粉,不戴花,省下钱来给国家,买飞机,买大炮,轰隆轰隆打日本强盗”“我持红缨枪,村头来站岗,来往行人查路条,一个坏人跑不了”的读书声吸引,仔细地了解教育教学和编写教材的做法,对孙泽长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委任孙泽长为滦河以南教育组长,赠送给他一部旧油印机,从此不用再抄写课本。李运昌听到孙泽长办学情况汇报后很受感动,派人送来一套崭新的油印工具。孙泽长成立了小学教材编写小组,所编写的教材发至全县,各小学全部用上了新编教材。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县政府派遣孙泽长任杨店子小学校长(现属迁安市)。由于战争创伤,学校破烂不堪。他团结带领教师,筹资建校,很快恢复了教学。当时杨店子属敌占区,经常遭敌机轰炸,附近据点敌人不断扫荡骚扰,无法正常教学,学校被迫转移到山村。他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白天集中上课,晚上学生分散居住各村的方式,坚持教学,直到1948年解放,师生重返杨店子小学。正是在此期间,我有幸到恩师身边上学,在他的启蒙教育下,我爱上教育事业,成为人民教师。
孙泽长作为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默默工作,辛勤耕耘,倾心奉献。人们尊称他是“教师的楷模,人民的好校长”。孙泽长老师,我们怀念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