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三“硬招”改变农村环境面貌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齐福臣通讯员王瑞志)遵化市从全面开展矿业整顿、农村生活方式变革、景区、城区及国省干道沿线环境治等三方面入手,改变农村环境面貌。
推进源头治理,强力开展矿业整顿。改革开放后群采群挖对这市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8000多亩矿山植被待恢复, 2000多万立方米尾矿砂存放在河道两侧和村庄周围,成为影响城乡环境的根源。为此,这市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矿业整顿同步推进。一是重拳整治非法盗采和不达标的矿山企业。对非法盗采行为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有效遏制了非法盗采行为。对28家石灰窑企业进行彻底整治,对18家采石场关停整改,全部取缔了非法采砂场;二是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实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拒交保证金的企业采取停产处理,对不按标准治理或不治理的,由政府用保证金统一治理。
改变农民落后生活习惯,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方式变革。开展“四清”攻坚月活动,目前已清运农村积存垃圾26万立方米、拆除私搭乱建2300多处、修整残垣断壁1.2万平方米,全市648个村基本完成了“四清”任务;抓好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改厨工作。成立117个服务队,帮助用户做好原料供应、沼渣沼液抽取、维护保养等工作,确保户用沼气池正常使用。建成8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4座,集中供气户达到2000多户;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现已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8200座。
实施全域整治,将旅游景区周边、主城区、国省干道沿线作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区域,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攻坚。集中力量加大对周边工矿企业、交通秩序、经营摊点、广告牌匾、建筑工地的专项整治力度,提升了景区周边环境质量。重拳整治主城区市容市貌,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同时实施通道绿化工程,增加绿化厚度,衔接断档断带,提升景观效果。
|